书籍 杜勒斯与美国对苏战略的封面

杜勒斯与美国对苏战略

石斌

出版时间

2004-06-01

ISBN

9787500445104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的研究角度是杜勒斯与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对苏战略之间的关系,目的是揭示艾森豪威尔政府对苏战略的基本轮廓并探明杜勒斯在其中的作用。本书主要探讨的是作为“冷战战略家”的杜勒斯,而不是作为外交活动家的杜勒斯,因此分析的重点在战略的层面和决策的过程上。

本书打破一般论著扼要介绍(甚至根本不介绍)研究现状的写作常规,用较大的篇幅来详细讨论这方面的情况,目的是使此项研究有一个更清晰的学术史背景,以便有的放矢,更好地彰显作者的研究意图和观点。

石斌:

1965年生,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专业博士毕业,现为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关系理论、战后国际关系与美国外交政策。主要学术论著(包括合著)、译著有《从“中间地带”到“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理论名著选读》、《世界格局与中国安全环境》、《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第2卷(W.拉菲伯)、《武力与国家谋略――现时代的外交问题》(G.克雷格与A.乔治)、《20世纪世界史》(J.格伦维尔)、《埃德蒙・伯克著作读本》等;在《美国研究》、《欧洲》、《世界经济与政治》、《史学月刊》、《中共党史研究》、《国外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目录
前言
导论 冷战史学的变迁与杜勒斯研究
第一章 “苏联挑战的性质”与美国―西方的战略――思想背景溯源(191-1952)
第二章 对苏基本战略:在“遏制”与“解放”之间(1952-1955)
第三章 对苏东的意识形态战略:从“激变”到“演变”(1952-1956)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斌老师的书
文笔流畅,建议和加迪斯的书一起阅读。杜本人研究过《列宁主义》等著作,对苏联有一套根深蒂固的认识,同时由于韩战后遗症,又要不死人又要少花钱,于是开始新面貌战略,也就是以核威慑为主,秘密颠覆为辅,以压促变,可以说是和平沿边祖师爷。但固执中又有灵活,中美长达25年的大使级会谈就是他提出的。冷战大师级人物。
学术史的梳理非常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