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工业启蒙的封面

工业启蒙

彼得·琼斯

出版时间

2016-12-31

ISBN

9787313163691

评分

★★★★★
书籍介绍

《工业启蒙:1760—1820年伯明翰和西米德兰兹郡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系“科学文化译丛”之一,探索了英格兰在1760-1820年期间引领世界工业化国家的转变过程。本书将关注的重点集中在科学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上。本书基于记录马修?博尔顿的活动及索霍工厂的特别档案,由此揭示出西米德兰兹郡经历了一个有用知识与“技术诀窍”相融合的进程,自然哲学家与技术专家、企业家形成了一种亲密和高效的关系。本书适合于那些渴望探索18世纪英格兰经济变革的动力学的读者,也适合于那些对于科学和技术的文化史有兴趣的读者。

彼得·琼斯,伯明翰大学历史系的荣休教授,1995年起任法国史讲座教授,研究专长为法国大革命,并对英格兰西米德兰兹郡的科学与启蒙、18世纪的旅行者和旅行写作、18世纪的法国农业史有深入研究。获2009年度沃兹沃思奖,以表彰其对英国商业史研究的杰出贡献。

译者简介:

李斌,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研究专长为18世纪英国科学史,对伯明翰月光社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目录
第1章 18世纪的知识经济
第2章 伯明翰和西米德兰兹郡
区域设置
伯明翰
马修·博尔顿和索霍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这本书不太好读,我没有完全读懂。本书的核心论题是,科学如何导致工业革命。工业启蒙是Joel Mokyr提出的概念:两种“有用知识”——命题知识(关于自然现象和规律的知识)和指令知识(可以由命题知识生成的知识)——的根本性转变导致了社会变迁,这一过程孕育了工业革命。工业启蒙即有用知识促进创造。一般谈论工业革命的时候,瓦特作为蒸汽机的发明者享有更大的知名度;而在本书中,主要资料围绕着马修·博尔顿展开:他的soho工厂,他作为核心的月光社,他所参与的书信共和国。这些资料反映了18、19世纪知识文化的发展,以及这些知识文化如何影响技术生产。相比于瓦特,博尔顿是一个思维更开放、目光更敏锐的人,对当时的许多重要技术都有贡献。
看了这书之后,也认同鲍莫尔对企业家的看法,所谓有创造力的企业家在历史上存在过,但是实际上称他们为科学家+工程师或者按照他们自己的说法“自然哲学家”会更准确些,企业家本身也不乏唯利是图,贪得无厌、依附权力之辈。就整体来讲企业家本身是个毫无意义的名词,附加了天朝一些学者小清新式的想象。看到第四章,极佳,完美的回答了我头脑中关于连接科学与技术的疑问,学者+制造商+工程师式的人物带来真正的创新,有天赋、具备实验思维的技工带来重要的改进;在读第一章,比西方工业化那本要好很多,magret的 pratical matters 要收英文版,本书以及magret的著作是对robert allen 一书对工业革命创新者的知识水平论断的有力反击,第五章反击韦伯和默顿,第六章对比法国革命政府的学者—政治家模式
写得太好了,比芭芭拉的美国研究强多了(必须攀比)。伯明翰在18世纪的发展轨道,对照中国江南市镇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可以明白中山小家电产业,横店影视城模式的起源诞生。
还行,翻译不好
科技发展是突然还是必然?
这本书题目立的很好,也很有野心,想要尝试直接联系“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但是正文在进行论证的时候居然显得乱糟糟的,我不知道是不是这个翻译的问题,好多地方看着云里雾里。 从文本内容来看,我觉得作者最大的短板是对理工科知识的欠缺,没有从科学和技术内容本身讲清楚知识是怎么演变的,到底是遵循线性模型,还是别的什么规律。单从社会身份视角出发多少有点泛泛而谈。 不过有一点还是很有启发的,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科学和技术的接口可以从一些复合身份的群体出发进行研究,这一点在未来研究的时候可以注意一下。
翻译扣分
浏览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