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的封面

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

[德]恩斯特·R. 库尔提乌斯

出版时间

2017-01-31

ISBN

9787308164269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是文学批评领域的经典著作,全景式地研究了欧洲文学与中世纪文学之间的关联,前所未有地发掘了二者之间的连续性。库尔提乌斯认为,以往标准的“古典——中世纪——文艺复兴——近代”的文学划分方法,割裂了这几个时期文学的连续性,对于很多文艺复兴时期及后来的欧洲文学,如果我们无法通过惯用语、隐喻、表达方式、主题等阐释它们同中世纪拉丁文学的关系,就不可能充分理解它们。因此,库尔提乌斯将中世纪拉丁文学,视为古代文学与后来各民族文学之间不可或缺的过渡,如此一来,便将从荷马到歌德的欧洲文学整合起来。

* * *

库尔提乌斯的《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代表了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上半叶欧洲历史语言学、文学史和文学批评最优秀的研究成果,是一部在西方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经典。作者以博洽的学识、丰富的材料,以及对历史脉络的准确把握,展示了欧洲文学从古代到近世的演变,尤其阐明了拉丁中世纪在当中所起的纽带和桥梁作用。这部煌煌巨著现在不仅有了中译本,而且译者参照几种译文,补译了德文本第二版增加的内容,是目前最完全的译本。此书中译本的出版,不仅能加深我们对西方学术研究的了解,而且对提高中国学者的研究水平,也能提供一种典范,给我们以激励和启发。

——张隆溪,香港城市大学讲座教授,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主席

* * *

《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的作者,论的是欧洲文学,心怀的却是拉丁中世纪;谈的是诗文类型、修辞形式和主题套式,其忧心之处却在人文传统、信仰根基和欧洲未来的命运;用的是古典学探幽索隐的方法,却在瞩望涵容天下的境界。

——胡继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

目录
中译本序言 1
中译本说明 2
中译本导读 6
指导原则 31
第一章 欧洲文学 1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第一二章是给书名打注脚,可以说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第八章诗歌与修辞对“诗”的脉络研究给我解惑了。其余的无论是修辞、主题还是正典、风格很多都是大关节,无怪人家要说绕不过了,有些关节写得比较跳跃,还很像刚整理出的笔记,不过还是收获了很多冷知识和材料(其实我还很想知道返乡的主题)。库尔提乌斯的语文学确实有些不同,汤因比的影响肯定是不容忽视的,心理学倒没看出多少来。看《欧拉》我的思绪老是跳转到汉文学上,汉文研究母题、修辞、文体的也很多,是不是也可以如此综合起来呢?读这个书还是要感谢以前读过的一点文学史和重要的正典,不然恐怕读起来更迷糊(《神曲》算是白读了)。 文本上,建议编辑再复查一遍古希腊文,手头的一印和译者的勘误之外看到还有的词和英译本拼写不同,不知道和德文原版一不一致。序“乾坤万里眼”
大家也是DD特价2.9折入的么🐶
经典巨著,由于自己无知只能浮光掠影的体味了。欧洲中世纪拉丁文学对古典和后续的连续和统合以及汤因比的影子,基于语文学的历史研究方法。拉丁中世纪与日耳曼和阿拉伯影响时期的罗马尼阿;中世纪语法和七艺,加洛林复兴和巴黎教育中心;修辞体系;主题学老太龙钟的男孩和鹤发童颜的老妪及各类意象流传;诗歌创作与航海隐喻,生命与剧场;中世纪六步格诗的联航押韵和双重内韵;维吉尔田园诗体裁和理想风景及晚期诗歌中的乐土;穆萨托诗歌理论及但丁的对称构造;古典主义和基督教正典文献,西班牙的浪漫主义源流;风格主义表达方式和乔伊斯,形象诗等;书籍的象征含义和地位变化,自然之书,伊斯兰书法;但丁的发现再发现,神曲世界与斗兽场和人物位置隐喻,贝缇丽彩与薄伽丘。
以大量材料展现拉丁文学的套路沿用,没有读摹仿论时那种惊艳
和那本杜甫对着看,序文很感动,杜甫很感动,不炫技完全纯粹天蓝的动机更加感动
细心照料科学和艺术的神圣之火,即使只是灰烬中的火星也好,以便在战争的黑夜过去之后,和平的日子来临之时,不至于没有那不可或缺的普罗米修斯之火。—歌德 1793年
扣一星给卖弄辞藻的转译。核心:Latin rehetoric, topoi, education看完立马明白为什么此书会被布鲁姆和艾略特推崇至极,甚至被布鲁姆列为二十世纪三大批评之一,全书都透露出一股“文学自足”的保守主义气息,强调传统,作品不能被碎片的理解,而必须被置于西方文学史的庞大谱系中。然而何等的知识储备可以写出这样的巨著啊!
已购
1886-1956的学者
给库尔提乌斯五星!也给我自己五星!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