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连接组的封面

连接组

[美] 承现峻

出版时间

2015-12-31

ISBN

9787302393801

评分

★★★★★
书籍介绍

基因组让你成为人,连接组让你成为你。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我们早就清楚这一点,但科学家一直没有弄明白人的独特性体现在哪里。承现 峻认为,它就藏在大脑神经元的连接方式中。连接组(connectome)是指神经系统中神经元连接的总和,是遗传和生活经历发生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先天与后天的结合点。

承现峻的文字优雅清晰,富于幽默感,他在书中介绍了神经科学的发展历程、基础知识,以及连接组学的研究方法与成果。这项工作如同攀登科学界的珠穆朗玛峰,如果成功,将为个性、智能、记忆等的研究提供基础,对孤独症、阿尔茨海默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治疗产生极大影响,人工智能也将由此获得希望。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尺寸重要吗?
一 从天才到疯子
二 边界争端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忍不住吐槽。这都什么时代了,把书本装帧成容易翻阅的形式很难吗?光把书页扒开就累的手疼,真是服了。一本很好的书,非要给阅读制造障碍。
你是你的连接组 | 大脑实现某项功能,归根结底取决于某个特定区域内的所有神经元的相互连接,也就是所谓的连接组 | 一个人的思想、意识和记忆都保存在大脑内神经元相互连接所编织的网络里 | 一个人的死亡,就意味着他的连接组发生不可逆转的损毁
写得还是非常有趣的,有些个哲学问题值得探讨
理念並不超前 只介紹了技術進步的程度
还行,基础知识,比较普及的科普。
真就还行吧
有点怀念翻译书、和小鼠共度的日子。
得到听书 首先,作者回顾了大脑功能的研究历史。从早期的颅相学,到后面的布洛德曼大脑图,背后的思想都是一脉相承的,那就是希望将大脑在宏观层面上划分成若干个区域,然后确定每个区域所对应的功能。这种研究无法从根本上解释大脑各个区域的功能是如何分配和实现的,因此,我们需要连接组学 其次,连接主义。连接主义诞生得非常早,但因为缺乏必要的实验技术和数据,所以一直只能作为一个思想流派存在。近些年,随着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终于可以验证连接主义的假说,由此诞生了连接组学,并对大脑功能有用 最后,连接组学研究从实验室走向大众,讨论了两个问题,药物研发和人类永生。对于前者,作者认为运用连接组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当代精神疾病药物的研发速度。举出了目前尝试实现人类永生的两种思路,人体冷冻术与意识上载
浅略地了解了脑神经有关议题的过去,现在和future. 读后感觉我曾把神经方面的很多问题想简单了,or根本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 另外书中叙述开小差很多,说着说着引到另一件事(极个别还是无关要的作者个人经历)感到有点难以把握整体逻辑,要表达的东西。 作者论述的真的很严密,语言也比较严谨最后对未来的展望结合一定哲学、很nice 最主要讲述的连接组,即连接结构。本人很赞同这个,但须与 大脑所处的环境结合、共同发挥作用、互相影响 研究连接组,大脑运作原理让我很无措感到必须有新工具!
前大半部分逻辑严密理论扎实又深入浅出,后小半部分展望未来大胆想象,兼具科学哲学思考。读完深觉过瘾!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