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编译原理(第3版)的封面

编译原理(第3版)

王生原

出版时间

2015-05-31

ISBN

9787302381419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介绍程序设计语言编译程序构造的一般原理、基本设计方法和主要实现技术,主要内容包括文法、自动机和语言的基础知识,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法制导的语义计算,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运行时存储组织,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

除了基本设计原理外,书中还包含两个小型编译程序的设计实例,可选作课程设计的素材。一个是PL/0语言编译程序,其设计和实现框架贯穿于本书相关章节中;另一个是简单面向对象语言Decaf的编译程序。本书最后还介绍了业界广泛使用的开源编译器GCC及和它紧密相关的Binutils工具链,通过一系列程序实例说明这些工具的作用和基本用法。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相关教师、研究生或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张素琴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系统软件专业委员会委员。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数学力学系。长期承担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编译原理”的教学和程序设计语言设计与实现,编译与编译自动生成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作为主要负责人和主要承担者,完成多项国家自然基金、“八五”、“九五”、“863”科技攻关任务。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编《程序设计语言》和《编译原理》教材2部,译著6部。

吕映芝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196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主要从事程序设计语言编译原理的教学工作、程序语言结构和自动生成工具的研究工作以及程序设计语言编译原理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研制和开发工作。

蒋维杜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长期从事语言编译、数据库、软件复用和面向对象软件工程的教学工作。负责并承担过国家“863”、“六五”到“九五”等...

(展开全部)

目录
第1章 引论 1
1.1 什么是编译程序 1
1.2 编译过程和编译程序的结构 2
1.2.1 编译过程概述 2
1.2.2 编译程序的结构 5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清华大学这个紫色封面的系列教材(包括汇编语言和编译原理)都是垃圾,买来占地方的那种。
挺烂的教材 建议看机械工业出版社的龙书
晦涩难懂,不适合自学
垃圾中的垃圾,误人子弟,编这套书的人都该下地狱
感觉买书没什么用。。。
被紫皮垃圾书迫害的可怜cs人
错误百出的书被误导好多次了,就这种垃圾书学校还要用来当教材,遇到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发现书上给出的是错的真的太气人了!!!
这系列的教材就是一堆废纸,误人子弟的著者遭天谴吧,配套解析都没有,完全不利于学习。
编排混乱,废话满篇,指代迷惑,很多地方不知道他想说什么,不着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