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0—11日,哈佛大学教授、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先生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顾问”、当代著名书画家范曾先生携手登临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就“天与人——儒学走向世界的前瞻”这一主题展开了三次对话,系统探讨了儒学在当代世界的价值与意义。该书不仅收入了杜维明、范曾的对话内容,也收进了二位学者在现场与楼宇烈、万俊人、陈来、董强等学者交流的内容。
书中杜维明、范曾二先生“和而不同”的对话追溯了儒学从孔夫子到王阳明思想的发展历程,展现出儒学形而上的博大辉煌的传统,指明了儒学从历史的迷雾中走向光明,在学术的崇山峻岭探求世界的趋向。对话既有“来吾导夫先路”的睿智,又有质朴谦逊的学术态度,五色斑斓令人目不暇接,单纯清华使人心境豁朗。谈锋涉及东西方哲学大师,不欲分其轩轾,而为掇其菁华;哲人的遐思与诗意的裁判齐飞,历史的陈迹与当下的现实照应。
杜维明先生认为:这是一个不同文明对话的时代,是一个王阳明心学重倡的时代!是一个学的时代!日本著名美学家今道友信认为《论语》是一个美学文本,有美学上的感应和阐发。范曾先生则认为中国儒学作为审美对象,有极大的存在价值,儒学之美体现在:1、语言简易而境界广远,“庭芜特大”;2、思想圆融,感悟性思维穿透历史、人生、社会,直抵灵府。无论东西方都把“天”和“人”结合在一起讲,柏拉图的“永恒的理念”和孔子讲的“天”为一理,是本然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