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口述史读本的封面

口述史读本

定宜庄

出版时间

2011-04-30

ISBN

9787301168677

评分

★★★★★

标签

历史

书籍介绍

现代意义上的口述史学自上个世纪40年代从西方兴起,已经发展成为具有严格定义和规范的专门学科,在我国史学界也越来越受关注并有蓬勃发展的趋势。本书精选国内外有关文章近20篇,旨在尽可能系统和全面地向读者展现口述历史这一学科的发展过程、基本理论和学术规范。有鉴于口述史学实践性强的特点,本书特别注意收集国内国外题材与风格各异的口述史经典研究范例,以及研究者的经验体会,展现口述史实践中诸多关键环节的操作过程、注意事项,以期为初涉口述历史的读者了解口述史学科和从事口述史实践,提供某些有意义的借鉴。

目录
导言
第一部分 学术史与基本理论
口述史(约翰•托什)
语言、记忆与认同:口述记录与历史生产(黄克武)
口述史学基本理论与当代美国口述史学(杨祥银)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第三部分有意思
“在历史之下,是记忆和遗忘。在记忆和遗忘之下,是生命。书写生命却是另一种历史。永未完成” ——保罗·利科 口述史,将语言,记忆,遗忘等命题统摄在一起,最后通向了一条历史生产之路;事实与记忆的差异提升了口述史的地位,积极地创造性的产生的记忆和想象。在其中: 过去是悬而未决的,关于过去的记忆构成我们的存在;言说是生成的过程,社会记忆的构建更为重要;对话是个氛围,单纯的录音于文字是对情景的简单化;记忆与遗忘的命题,口述史如何规避成为工具之路。
从基本概念和理论介绍入手,再到进一步的研究方法,最后介绍经典案例,对于口述史研究初学者来说是本较好的入门书。
王明珂部分最好(社会记忆与个人记忆的互动;社会内部各团体对过去的诠释权之争)
实在了了
了解口述史的读物。本书从学术史与基本理论、研究方法与经典案例研究三个层次上出发,展现口述史的特性(杨祥银:民主性、合作性、动态性、跨学科;王明珂:选择性,重建性,现实取向),对于史学的意义(修正偏见、重现历史等),同时也指出口述史存在的问题(黄、王),也梳理了美国(附有条律)、台湾、大陆等地口述史的发展历程与遭遇挑战。最后的案例选取了人类学家、历史学家等关于义军、妇女、知青、少数民族等“边缘”群体的案例。小月的故事令人感慨。
2023 #64 (碧)
草草过了一遍。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