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病毒来袭的封面

病毒来袭

[美] 内森•沃尔夫(Nathan Wolfe)

出版时间

2014-04-01

ISBN

9787213056611

评分

★★★★★
书籍介绍

从非洲丛林的黑猩猩,到婆罗洲雨林的猎人追踪,作者将自己研究的亲身体验写成文字,带领读者一起踏上科学探索之旅。途中充满生物学奥秘,又常常险象环生,不仅逐层揭开医学史上最致命的病毒之一艾滋病毒的起源面纱,而且从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角度探索了病毒在人类进化中所扮演的角色。

疾病社会史研究为我们揭开了医学史的另一个面目:疾病以超乎想像的方式影响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病原微生物以难以置信的方式干预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本书从物种进化的角度整体观测人与病毒的关系,尤其是病毒在动物和人之间的传播,包括艾滋病的灵长类动物起源;审视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变迁对新发再发传染病流行的影响。作者适时地提出公众对加强公共卫生能够做出贡献,每个人都可以从小做起。书中作者还指出媒体报道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影响。媒体报道可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也能告知公众采取必要的自我防护。

作者在本书最后乐观的展望,有朝一日可以宣布流行病末日的到来。但是,鉴于人类与病毒的共存关系,只要有人类存在,病毒末日就永远不会来临。如同地球自然风暴永远存在,病毒风暴也将永远存在。但是,随着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对传染病的防控投入不断增加,防治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进步,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人类应对病毒风暴的前景是乐观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专家邵一鸣指出,只要政府、公共卫生机构和民间科学组织通力合作,尤其是得到公众的鼎力合作,人类完全有能力抵御各类病毒风暴的侵袭。

目录
第一部分.乌云密布的文明史
01 我们寄居在病毒的星球
如果有一位聪明的天外来客要以哪些生物构成地球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的主体为基础,编撰一部生物百科全书的话,其中大部分内容将会介绍肉眼看不见的世界和原核生物。被我们一般认为是全部生物的真核生物,只用薄薄几卷就可以被介绍完。而人类,不过是动物卷里一个显眼的注脚而已。
02 狩猎,加速病毒的跨种群传播
我们倾向于将性或生育之类的事视为亲密举动,因为这些行为将个体以正常互动无法企及的方式联系在一起,但从微生物的视角来看,狩猎和屠宰代表着终极亲密行为。这是将一个物种和另一个物种身上的所有组织,连同栖息在每一个物种上的特定微生物都连接起来的行为。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2020的春天读这本书非常应景.前两章讲病毒的生长传播方式,黑猩猩是肉食动物让人shock
在伦敦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 of London)前任会长马丁·里斯(Martin Rees)提出的一条著名预言里,他警告道:“……到了2020年,一场生物学差错或者生物恐怖袭击就将杀死100万人。”
病毒以及流行病学的科普书,文字啰唆得很,也并没说出什么有价值的东东,只记住了一句话:我们倾向于将性或生育之类的事视为亲密举动,但从微生物的视角来看,狩猎和屠宰代表着终极亲密行为
如果就近期的冠状病毒只读一本书,那就这本吧。深入浅出的科普读物
今年看过的第一本比较完整的社科书。#不是成功学。像是小文章的串联,前后逻辑关系不是很清晰。但是不失为一本介绍病毒的好书。同期在读《病毒星球》,稍晚点来做个比较。
富有责任心和创见的科学家,很好的科普。
并不是有关病毒的纯科普读物。作者对合作过的“大人物”们如数家珍,行文上甚至多过对病毒的描述。 不推荐阅读。
全方位简单介绍流行病的生物学背景,预防感染手段以及联网预防流行技术,案例穿插其中
病毒与流行病的科普书籍。 人口密集,交通便利,人与野生动物相处机会增多。都在增加大规模爆发传染病的几率。 全球国家是一个共同体,世界卫生组织的发展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与重视。
作为科普类的作品,结构清晰,深入浅出,语言风趣全部都做到了。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