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天才、狂人与梅毒的封面

天才、狂人与梅毒

[美]德博拉·海登

出版时间

2015-12-31

ISBN

9787210081173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疾病始终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梅毒,作为一种古老的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痛苦,还对艺术、文化和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天才、狂人与梅毒》这本书,以独特视角带领我们走进那些被梅毒困扰的天才们的生活,让我们在了解疾病的同时,感受到艺术与生命的力量。
作者简介
德博拉·海登是一位独立学者,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精神病学系授课。她以其独特的传记侦探身份,深入挖掘历史档案、信件和报道,揭示历史上天才、狂人与梅毒的关联。她的研究并非绝对结论,而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死于梅毒可能是天才、狂人的另一种结局。
推荐理由
《天才、狂人与梅毒》这本书以梅毒为线索,深入探讨了梅毒对历史上众多知名人士,如贝多芬、王尔德、梵高等的影响。通过分析这些人物的生平、创作和疾病经历,本书揭示了疾病与艺术、文化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它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了梅毒的历史和治疗过程,还引发了我们对疾病、艺术和人类命运深层思考。
适合哪些人读
对医学史、艺术史、文化研究感兴趣的读者
对名人传记、疾病与人类命运关系感兴趣的读者
希望通过阅读了解历史、文化和艺术的读者
希望了解疾病对人类生活影响的人士。
书籍脑图
目录
第一部分 梅毒这顽疾
伏尔泰称梅毒为西班牙从新大陆采集的“第一枚果实”——在带回黄金等战利品的同时,哥伦布和他的部队还带回了梅毒。国境并不能挡住疾病,从此,梅毒按照人们的交往轨迹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梅毒这场瘟疫,终于开始“扬名立万”,塑造了人世间多少的祸福输赢。
第一章 哥伦布:第一位得梅毒的欧洲人?
第二章 美洲的复仇
第三章 螺旋体简史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冗长
一股子阴谋论的味道 把一堆影响力胜广的人的杰作归因于可能是患了梅毒…这…很尴尬啊
先前就是好奇才借来看的
里面提到一段普希对希特勒的描述很妙,他觉得希特勒不是完全的同性恋,也不是完全的异性恋。“你可以喝很淡的茶,或是很淡的苦艾酒。也可以忍受淡淡的性倒置。”
做个正常的普通人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情啊。
1.文中简略提及了上个世纪一个长达40年针对黑人梅毒患者的人类未治疗医学实验。且是在政府的获准下进行的。在1997年才被当时的政府总统公开表示道歉。看到这个唏嘘不已。医学的进步的背面,有多少关于普罗大众被隐藏的事情。在一些统治阶级,普罗大众不是一个个同等的人类而是一个个可被抹除的实验数字。 就连现在,世界的某些角落,是不是也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发生着。 2.第二部分的关于历史名人的患病部分,我虽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还是只是后来者的杜撰。但某些程度好像解疑了我长久以来的困惑~为啥这些有名的人,怎么那么多病,一生被病痛折磨还能创作不断~究竟是本身的天才天赋还是啥呢? 不过这些名人的案例的存在,可以删繁就简的描述来激励未成年的学子~你看天才的一生如此苦难,却仍然孜孜不倦的创作伟大的作品~怎么样看来都
原来很多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的闪耀和迸发都是以梅毒的痛苦为药引的,也从另一种角度给我们以思考,历史上到底存在多少的主观虚构和臆造?尤其是那些名人传记作家到底是名人墓碑里的食尸虫还是它们的忠实捍卫者?
名人之后的秘密。
水银疗法在用于治疗梅毒方面,曾经卓有成效。,不过是一种自杀式的拯救。
作者做了我上次看《波吉亚》时就很想做的事,还提供了很多便于了解当时民生的小八卦。但本书后半段定位确实不敢苟同,毕竟我一点都不想再在小报夹缝里看到戈雅的名字,如果稍微了解下他晚年的创作包括版画,应该都不会相信这种无稽之谈。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