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南明史:1644—1662(新)的封面

南明史:1644—1662(新)

[美] 司徒琳

出版时间

2017-06-01

ISBN

9787208144118

评分

★★★★★

标签

历史学

书籍介绍
在历史的长河中,南明时期无疑是一个充满悲剧和英雄主义的时期。面对清朝的崛起和统治,南明政权在短暂的时间里展现出了顽强的抵抗精神。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南明最终走向了覆灭。通过阅读《南明史:1644—1662(新)》,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社会状况和人物命运,从而对明清交替时期的历史有更全面的认识。
作者简介
司徒琳教授,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历史学系已退休教授,专注于17世纪政治与思想史、东亚与世界史研究以及中国研究文献学与史料学。她的著作包括《南明史》、《明清之争》和《来自明清巨变的声音》等,为《剑桥中国史》贡献了宝贵内容。司徒琳教授的研究工作对明清时期的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理由
《南明史:1644—1662(新)》详细记录了南明时期的历史变迁,展现了南明政权从建立到覆灭的全过程。书中不仅深入分析了南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状况,还结合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全面、真实的历史画面。这本书不仅对于研究南明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明清交替时期社会变迁的窗口。
适合哪些人读
对南明历史、明清交替时期社会变迁感兴趣的读者
历史专业学生
对历史研究方法感兴趣的学者
对中国近现代史感兴趣的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2017中文版序
中文版序
中译者序
英文版序
地图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这本《南明史》基本没有清朝的视角。和南宋比,南明缺乏一个明确的统治核心,苛政积弊难除,党争恶斗延续,直到最终蜕化成几个地方军阀,才反而有了点战斗力。所以大一统没了明确而服众的核心真的不行啊
任何时代要想长治久安要靠制度,而不是个人啊。
美国学者司徒琳成书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一部关于南明史的学术论著,以清晰流畅的笔法,还原了南明各个政权从产生到衰亡的全过程,在论述过程中,紧紧围绕“明朝为什么会灭亡”这一问题线索而展开,并将造成明朝灭亡的两大原因——文官武将间的内耗与皇帝缺乏有效辅弼,追溯到明朝肇兴之时,让人信服。
获得了几个知识点:1.所谓“南明”,其实是多个抗清政权的统称,彼此间没有承袭关系。2.“南明”语境下的“明朝”,代表的只是一种抵抗满清侵略与控制的精神。3.郑成功向满清提出“高丽朝鲜有例焉在”,寻求建立独立势力。4.永历入缅,惨遭缅人虐待。5.洪承畴位在吴三桂之上,却未封王。6.因大陆军事行动的失利,郑成功才有收复台湾之举;彼时驻台荷兰军只有数百人。
反清复明!想不到郑成功还一度打到南京城下,差一口气,一泻千里。
人家外国学者的严谨治学态度真是值得学习,而且立场更加客观,当然相对来说趣味性就弱了一点。总体上而言,南明那些人真是太惨了。
这本书似乎值得一个更高的分数。详细的写出了这十几年的乱世。
我感觉我看得不是中文,可能是翻译太差
为什么我看到的封面没有这么好看(。
从政权流变的角度解读南明历史,着重探讨文武势力失衡对流亡小政权的持续打击,看完后对南明史脉络有一定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