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试论疲倦的封面

试论疲倦

[奥] 彼得·汉德克

出版时间

2016-10-01

ISBN

9787208140813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感到疲倦,但疲倦究竟是什么?它为何会存在?《试论疲倦》这本书带领我们走进疲倦的世界,通过作者的深刻洞察和细腻描述,让我们重新审视疲倦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简介
彼得·汉德克,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剧作家,被誉为“活着的经典”。1973年获得毕希纳文学奖,2009年获得卡夫卡文学奖。他的作品包括《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重现》和《无欲的悲歌》等小说,以及《骂观众》和《卡斯帕》等剧本。他的剧本《骂观众》使他在德语文坛一举成名,而《卡斯帕》在现代戏剧史上的地位堪与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相提并论。汉德克还与文德斯合作编剧了电影《柏林苍穹下》,并导演了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提名的电影《左撇子女人》。
推荐理由
《试论疲倦》通过深入探讨疲倦这一普遍的人类体验,展现了疲倦的多面性和其与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的关联。作者从个人经历出发,将疲倦与身体、心灵、情感等多重维度交织,揭示了疲倦背后的深刻意义和人生哲理。本书不仅有助于读者了解疲倦的本质,还能启发我们对生活、自我和世界的全新认识。
适合哪些人读
对心理学、哲学、文学感兴趣的读者
关注自我成长、人生意义的探索者
希望了解疲倦背后的深层原因和人生哲理的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试论疲倦
试论点唱机
试论成功的日子
试论寂静之地
试论蘑菇痴儿
用户评论
不太能get到,但作者的写法似乎就是让你不容易get到。相比而言,我更喜欢第一篇,试论疲劳,那种在人群中突然感到疲劳的感觉,还是很形象,也见过有相爱的情侣忽然对双方感到疲劳的……总之,人生就很疲劳……
这本书让十月的最后一天过得极其漫长。
内容当然无可指摘,但形式,很像我聊天聊太快的状态,现在心智状态?高度自我分裂?
汉德克的“反小说”叙事实践抵达巅峰状态的“试论五部曲”,足以让你重新发现自我、事物和世界的存在,以及这一切彼此契合的方式。
给南悠老师买的缓慢的归乡不爱看 这本他倒是很喜欢
最喜欢试论蘑菇痴儿
第一篇《试论疲倦》是对柏拉图哲学对话文体的戏仿,它重塑的不是精神的求索,而是身体的感官。第二篇《试论点唱机》身体打开之后,现实摇摇欲坠的孤独,带有末日的隆冬情绪,是继《1973年的弹子球》之后,把人物的执念投射到某种游戏类机器上最好的小说。第三篇《试论成功的日子》是漫长冬日的延续,人类只能靠白日梦来慰藉自己。这三篇有很强的连续性。后来补写的第四篇《试论寂静之地》可以说是谷崎润一郎的《阴翳礼赞》在当今世界文学里的伟大回响,在厕所里,曾经忍受词语的痛苦的青年,一直寻找词语的安宁。第五篇《试论蘑菇痴儿》的写法,就像塞万提斯用堂吉诃德来指认自己,在对蘑菇版堂吉诃德的描写里,汉德克在狂风暴雨的晚年,固执地完成了一次对自己短暂的童话般的救赎。
来巍山快速在一个小时内读完…
虽然我一直觉得汉德克是我的灵魂替,但这本我没看懂。应该不是译者的问题?毕竟三个不同的译者翻译出来的味道是一样的,应该是原作写作方式和语言风格的问题。
@2020-04-06 19:33:33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