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我书架上的神明的封面

我书架上的神明

刘小磊 主编

出版时间

2015-06-30

ISBN

9787203090342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面临着选择何种书籍阅读的困惑。而《我书架上的神明》为我们提供了一份由专家学者精心挑选的书籍清单,帮助我们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找到那些真正能够启迪思想、丰富心灵的佳作。
作者简介
刘小磊是《南方周末》副刊部的执行总监,负责主编工作。刘慈欣是科幻小说作家,著有《三体》等知名作品。刘瑜是清华大学政治系副教授,其作品包括《民主的细节》等政治观察和政论随笔。吴思曾任《炎黄春秋》主编,以研究中国历史和社会现象著称,代表作有《潜规则》等。这四位作者分别活跃于媒体、科幻文学、政治学和历史研究等领域,展现了各自的学术和专业成就。
推荐理由
《我书架上的神明》收录了众多学者推荐的书籍,涵盖了传统学问和新兴社会科学的广泛领域。这些学者分享了他们喜欢的书籍,并解释了这些书籍对他们的重要影响。该书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也展现了学者们的个人偏好和思想资源,激发读者对知识和思考的热爱。
适合哪些人读
对知识探索和思想交流感兴趣的读者
希望拓宽知识面、提升思维能力的学者
追求个人成长和自我提升的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艾晓明 001
聪明的读者在欣赏一部天才之作的时候,为了领略其中的艺术魅力,他不只是用心灵,也不全是用脑筋,“而是用脊椎骨去读的”。
白谦慎 006
回顾近 30 年的读书生涯,好像从来没有过豁然开朗、大彻大悟的经历。虽说开卷有益,但影响我们的,常常是人和事,不见得是书。
陈方正 010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都说读书是和作者一次心灵的交流,那么看别人的书评和阅读历程就像一次老友之间的唠嗑吧,完全不对彼此设防,也不用那些陈词滥调、别人的典故来互相施虐。很多有意思、于字句间见大智慧的句子,很多不走寻常路、不甘于一意孤行的看法,作者们都能看出是真正把读书当成一种态度,一种生活方式,有那么一种passion和信仰。他们都很真诚,敞开在台面上的是真经历、真坚持、真态度,让我看这本书就像看微博上名家的聊天记录。看一个人的书架能看出他们的修养、趣味、人生态度和沉淀。他们带给我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不算当头一棒,但绝对是很有益的潜移默化,让我走向不一定更有趣,但一定对自己来说更真诚的那个方向。
总体感觉还行。书单里出现频率最多的书大概是《旧制度与大革命》《鲁迅全集》了。不过这些学者之间也有区别。短短一篇荐书文,很多人一写起来就自然而然吸引了读者,毫无刻意之感,而更多的人是以“编辑让我推荐几本书”开头,高下立现。
2016年7月5日读毕,这本书中的文章读过一些,这次阅读感觉这本书中的作者推荐的书目正是十二年来自己购买和阅读的范围,这或许说明了这本书对我的潜在影响。我的收获主要有:(1)重复阅读经典的重要性,这本书多位作者提到因为无书可读,而反复阅读偶得的经典,形成了阅读习惯,并为将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这方面的例子主要有德鲁克、丹宁读莎士比亚全集等。(2)阅读可以保持或提高思维能力,书中部分作者提到了阅读帮助在困难时期保留了基本的思考能力,或者复苏了沉睡的思考能力。(3)研究别人的阅读路径,是发现自己的阅读未来的重要方式。
看这些学者的书单,大致可知其状态。不真诚是学界大病,几无可医。连读书都不真诚,那还了得。惊喜是艾晓明,居然选了纳氏的文学讲稿。总体上来说,大多数人接受西方是模糊的,对传统又颇疑,所以只能看看金庸。
_(:з」∠)_看完书评知道这本书不太好但在图书馆看见还是没忍住抱回来大略过了一遍。摘出来十几本待看。
有些专业性很强,读来未免有些枯燥,但文字中传达的经验应该是不错的,言谈很多也很真诚。从别人的人生经验中试图发现自己——但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妄徒的。
大概荐书者还是考虑到读者的组成,个人研究领域的专业书籍推的比较少。
融合了72位学者的书单,从耳熟能详的刘慈欣、刘瑜,到各领域的专业学者。书单基本集中在一些经典著作中,高频词:资本论,国富论,毛泽东选集,鲁迅全集,金庸作品集,诗经,资治通鉴,史记,旧制度与大革命,光荣与梦想 说完书,说说荐书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文风,有的掉书袋,看得我昏昏欲睡,一页下来只认识字,完全不懂写了什么。有的真敢说,尤其是年纪大的学者,是真敢说啊…… 总的来说吧,看看,然后挑自己感兴趣的就好。学者们的说看看就好,不必完全当真。
如果有心人把72位学者提到的所有荐书按类别和提及次数做个统计,应该会有一些有趣的发现,譬如可以从中看到WG后这几代知识分子的学问取向和资源偏好。 72篇里印象较好的有艾晓明、陈尚君、何兵、刘慈欣、刘慧儒、刘擎、刘瑜、田晓菲、袁伟时、张五常、周濂等人,都属于有见地、有脾气、有文笔那一路,其他的要么是仓促应付了事,要么是借机自我鼓吹,要么是规矩板正过头,看着无味。 书里有这么一段是对书名的最好回应——“所以我现在读书并不指望醍醐灌顶,更不觉得书架上会有什么‘神明’,仅仅希望每一本书能推进一小点知识或者带来一个小启发。正如政治上不存在什么‘救世主’,智识上也不存在什么‘救世主’。真正的好书,都向证伪敞开,而不是给你一个一劳永逸的启示录让你枕着它睡大觉。” 信然。
泥沙俱下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