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欧亚之门的封面

欧亚之门

[俄] 柳德米拉·克里亚科娃

出版时间

2021-03-31

ISBN

9787108069160

评分

★★★★★

标签

考古

书籍介绍

乌拉尔地区在地理上是欧洲和亚洲的天然分界,历史上是不同文化和人群交流的十字路口。发端于此的诸多考古学文化席卷欧亚草原,影响了欧亚大陆的历史。随着“中国青铜文明所取得的重要成就有一部分即来自欧亚草原地带”的共识逐渐形成,欧亚草原考古资料的共享日益重要。由于受到高度军事管制,直到本书问世之前,从乌拉尔山脉到西西伯利亚以及哈萨克斯坦北部,在俄罗斯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的考古学地图上仍是空白。

两位俄罗斯考古学家介绍了该地区公元前4000年晚期至公元前1000年早期的历史,对欧亚冶金技术的发展、游牧民族的兴起、社会结构及其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进行了有价值的探讨;为我们提供了一把了解欧亚大陆历史之门的关键之匙,突破地域壁垒,打开这扇久掩的“欧亚之门”。

用户评论
将欧亚大陆早期的考古、人群、文化整合起来的巨著,了解欧亚大陆整体史的必读书。
欧亚之门说的一点都没错的。这块草原区域连通了东西,让欧亚各地的技术文化整合为一个相互刺激的整体。还讨论了定居与游牧两种模式的共生关系,带来一些启发。 白描考古学发现的部分细致且专业,还是分析的章节收获较多。
有必要让中国研究古代史的都读一下,不要闭门造车就是进步,就是先进。
材料算是比较齐备了,可以顺藤摸瓜找原始文献。另外,实在是太陌生了,要细看得对着地图,还得留意地貌和环境。
以前从来没有看到过介绍乌拉尔地区考古发现的书,这次终于可以读到了。对于考古专业的人来说,资料很珍贵。青铜技术和马车的起源,都要通过欧亚大陆来解决。
传统中国史学往往以中原王朝为中心,以为万国来朝,一直领先周边发展,实际历史进程未必如此。比如青铜文明,确凿的证据表明是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源于乌拉尔山两侧,那个时候中原地区还没有信史记录。大致来讲,沿着乌拉尔山东侧到阿尔泰山、南西伯利亚再到蒙古高原,然后在商代,青铜文明才在中原地区生根发芽。由乌拉尔山青铜文明到铁器文明,然后分别发展出了欧亚草原的游牧文明与远东地区的农业文明。
了解中央欧亚在史前青铜、铁器时代的重要考古著作,可与白桂思《丝绸之路上的帝国》参照着看,更可印证这一区域作为原始印欧人的故乡,对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不过本书的价值不在通过考古印证以往的假说,而是提出了“技术文化网”和“文化间共同体”的概念,视角从考古器物和单个遗址扩展到史前复杂社会之间的交流、传播、影响,这些推断不仅需要对考古遗址的深入比对、解读,还需要运用理论来阐释。这可以为我们理解史前复杂社会的互动提供全新的视角,甚至进而重新认识中国文明起源的某些关键特征。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