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封面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钱穆

出版时间

2018-10-01

ISBN

9787108063007

评分

★★★★★

标签

历史

书籍介绍
在探索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窗口,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代中国的政治智慧与挑战。从汉代的政治制度到清代部族政权下的政府运作,书中详细分析了各个朝代的政治体制及其演变过程,并指出其中的优缺点和历史教训。本书不仅帮助我们理解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和发展脉络,还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以应对现代政治中的复杂问题。
作者简介
钱穆,江苏无锡人,是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被誉为“史学四大家”之一,毕生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他于1930年因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成名,历任多所大学教授。1949年南迁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迁居台北,任中国文化学院史学教授。钱穆著述颇丰,代表作有《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等,对现代新儒家思想产生深远影响。
推荐理由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通过对中国历史上的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的政治制度进行深入剖析,揭示了各个时期政治体制的优缺点及其演变趋势。作者不仅探讨了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还分析了选举制度、经济政策和兵役制度等多方面的内容,为读者提供了全面而深刻的视角来理解中国传统政治的发展脉络。这本书不仅是对中国历史感兴趣的读者的重要参考书目,也是对现代政治制度设计有兴趣的人士的宝贵资源。
适合哪些人读
对中国古代史感兴趣的历史爱好者
希望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学生与学者
对比较政治学或现代政治设计有兴趣的人士
对于任何想要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人来说,《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都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书籍脑图
目录
前言
第一讲汉代
一、汉代政府组织
甲、皇室与政府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历史书中我首推这本,钱先生以博学大家之才,不拘泥于细节,宏观对比自秦至清以来政治沿革,抓住主线,突出重要政策变化的成因,让我辈终于可以一窥中国历史中那玄而又玄的终极奥义。要想客观评价这本书,不得不提他的写作背景,《国史大纲》与《中国历史历代政治得失》皆成书于抗日战争最艰难时期,全国抗战形势极不乐观,国家随时有亡国灭种的风险,钱先生作书的目的大有用历史给予国民自信的力量,延续五千年中华民族火种之深意。这份文人的担当,让我读此书时不免肃然起敬,心生感动。
政治,一面是死的制度,一面是活的人事。钱老从组织、选举、赋税与兵役四个角度,解读了汉唐宋明清五种中央集权形态。
学术性较强,草草翻过一遍,以后有机会再细读吧
以往所学的中国历史更多的聚焦于历史人物及事件,因其丰满有故事性,但是真正对于历史的深入了解以及深刻的理解,还要从制度的变迁来着手。钱穆从政府组织,选举制度,经济制度,兵役制度等方面着手分析历史上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及对过去及现在的影响,值得反复阅读。
只有钱穆这样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大师才能把浩浩荡荡两千年的制度变迁信手拈来地浓缩在这薄薄一百来页的小册子里。虽然这只是个演讲稿,但其信息量绝不亚于一部巨著。恨没有早点拜读,日后也必将再读。不过,就钱穆先生对清朝的评论而言,又觉得稍有偏见,试想几十万人的东北部落何以问鼎中原,延续国祚二百多年并奠定今日中国多民族大一统的局面,仅仅靠法术或伎俩恐怕难以解释。即便满洲统治者是出于维护自身部族利益羁縻压迫汉族知识分子,其制度安排不可谓不精妙不有效,而这如今这也成为中华民族历史智慧的一部分,仍然值得研究、扬弃。
钱老的解读很详细 时刻提醒我们以史为鉴不可盲目评判
从史实上概括,汉质朴,唐开拓,宋被动,明失衡,清套路。但需指出,钱穆对皇帝有着过分的宽容与体谅,对士大夫(包括各级官吏)有着格外的同理与共情,夸大的温情美化了残酷的王朝历史,尽最大可能让小民生活的灰暗变淡变浅,这一点我不能赞同。
言简意赅,字字珠玑!
太精炼了,作为简单读物还行
不论何时,制度与其所处特定现实相关联,再好的制度用的时间久了也可能因为现实变化而变坏。不论何时,某一制度之利弊需结合其所处的历史时期来权衡,而不可一昧以现在的标准去否定过去的所有制度。不论何时,都不可能推翻现实来将就制度,只能推翻制度来将就现实。由此,才能在因袭历史、沿革传统的基础上改善以后的制度。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