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在台湾发现历史的封面

在台湾发现历史

杨渡

出版时间

2017-08-01

ISBN

9787108060556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台湾发现历史》带领我们穿越时空,探索台湾这片土地上的多元文化和复杂的历史变迁。从凯达格兰人的狩猎生活到荷兰和西班牙殖民者的到来,再到抗日斗争与“二二八事件”的悲壮历程,本书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展现了台湾人民的坚韧不拔以及对自由和平等的不懈追求。它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探索之旅。
作者简介
杨渡,1958年出生于台湾台中,是一位诗人、作家、媒体人。他曾任《中时晚报》总主笔、辅仁大学讲师、台湾“中华文化总会”秘书长。杨渡的作品丰富,涵盖诗集、散文集、报告文学及传记,如《南方》、《漂流万里》、《民间的力量》、《红云:严秀峰传》等。2016年,他的作品《一百年漂泊:台湾的故事》推出简体版,并荣获年度十大“华文好书”之一。
推荐理由
《在台湾发现历史》一书通过深入的历史叙述,详细描绘了从早期原住民凯达格兰人到现代台湾社会的变迁。书中不仅记录了台湾多元文化的形成过程,还探讨了殖民统治、抗日斗争以及“二二八事件”等重要历史节点。它以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故事展现了台湾人民的生活与抗争,并揭示了台湾本土文化的发展脉络。对于对台湾历史、文化和社会感兴趣的读者来说,《在台湾发现历史》是一本内容丰富且深入浅出的读物。
适合哪些人读
对台湾历史、文化和社会感兴趣的读者
希望深入了解台湾多元文化的学者和学生
关注社会运动与民族抗争的人群
喜欢通过故事了解历史的普通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推荐序 非关注深切者不肯言也 张作锦
自序 有温度感的台湾史
壹/1624-1895
最后的凯达格兰人
贰/1895-1945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前作太精彩,以至于对这本期望过高。台湾人写文学作品中的散文小说好看,一到历史说理的论证文,就变得轻飘飘软绵绵充满华丽文青词汇,压根就不具有说服力。略失望。
关于农民运动、文化协会,甚至更早些的移民殖民,都是我从未听闻的,而诸如"二二八"的细节也是在这里第一次被我所了解。 看到一连串的"这是本土吗?"时真是忍不住的叹息心疼。 "这个本土不是切割分段的,而是延续如生命,慢慢生长延伸,自己不断再创造的文化。"
台湾人讲到悲情故事那真是无与伦比 从亚细亚的孤儿到一百年的眼泪 夹缝中绽放 现在却越来越失于琐碎 没有了庄敬自强 处变不惊的气魄
脉络还算清晰,游走于研究和叙事的边缘。但问题十分明显,和前一部一样,前后多处重复,看了会觉得疲劳。作者的观点亮出来后都觉得很新颖很不同,但无奈分析和叙述的过程太拖沓太无力。
并不是一本“书”,而是一本“文集”,因此难免有重复叙述、缺少语境的问题。第一章中也是多处错误,感觉作者和编辑都并不走心,不敢想象这竟然还是三联的出品。全书最好的一篇就是林江迈了,把小人物的性格、生平刻画到位,并提出超越了祖籍、族群、阶级以后更根本的“人”的价值。弱化“二二八”的政治符号意义,不再以各种标签来切割台湾社会,解决问题、而非塑造问题,这也许是当下的台湾最缺乏的。
不如他的《一百年漂泊》,因为是不同时期文章结集而成,所以结构的割裂难以避免,但一些细节和角度很有新鲜感。
车轱辘话来回说,看的令人没有耐心。太多没什么水平的过度修辞和煽情,看见“温暖”、“美好”就烦。实际可阅读和了解的历史没想象中的多。20块钱多抓鱼买的二手都觉得亏大发了。
20220712 看过了。微信读书。 研究的很细致,也用心的在写,但写的小了点,与题材和环境有关吧。
既温情又有大历史观,值得一读
每次聽到《坐上動車去台灣》這種歌,就有一種難過。台灣的苦難與複雜,有幾人能懂?楊渡用這本書講述了台灣幾百年歷史,有大背景,也有歷史洪流中的小人物,各種關係,各種處境,不禁讓人設想,如果是我身處那個環境那個時代,我會如何?我全比台灣人做得更好?楊渡筆下有溫情,讓我不孤單。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