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求证历史的印迹的封面

求证历史的印迹

冯汉骥

出版时间

2018-04-30

ISBN

9787108060549

评分

★★★★★

标签

历史

书籍介绍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块石头、每一片瓦片都承载着过往的印记。通过考古学的发掘和研究,我们可以穿越时空,一窥古代文明的辉煌与沧桑。《求证历史的印迹》正是这样一部作品,它带领我们走进历史的深处,探索那些被遗忘的角落,感受历史的真实与厚重。
作者简介
冯汉骥(1899—1977年)是我国杰出的考古学家,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深造,获得人类学博士学位。1937年加入四川大学历史系,致力于考古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他是运用现代人类学知识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和兄弟民族的先驱,开创了人类学西南学派,为西南地区考古学和博物馆事业奠定了基础。冯汉骥辛勤治学,四十载春秋,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推荐理由
《求证历史的印迹》这本书通过详实的考古发现和深入的历史分析,展现了从史前时期到唐代的文化演变和民族交流。它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还揭示了考古学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对于那些对古代中国历史、考古学或文化人类学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一本内容丰富、引人入胜的读物。
适合哪些人读
对古代中国历史感兴趣的读者
对考古学、人类学或文化研究有所涉猎的学者和学生
对传统文化和民族交流有浓厚兴趣的爱好者。
书籍脑图
目录
001序
001关于资阳人的几个问题
011记广汉出土的玉石器
025四川彭县出土的铜器
041关于“楚公”戈的真伪并略论四川“巴蜀”时期的兵器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写的很好,但我真的不适合读考古啊…
写的固然是不错 只是图少了 编这种考古文集的时候一定要附作者提到的文物图 1 地层不明 且多为目测 成年女 2 玉斧璋琮钏 石璧 牙璋之牙为防止系带滑落 与军旅无关 琮 林巳奈夫意为妇女手镯演变礼器 钏 可能发源中原 后长久流传南方地区 石璧衡权 大小一套 出土文物疑似窖藏 3 西周铜器输入蜀中后遍变体 蜀人周人关系密切 4 戈为真 为蜀型 铭文伪造 分巴蜀两系 蜀文化较高 抵抗秦人 后迁云南 巴人乐为秦用 5 石棺 出土文物种类繁多 有显而易见贫富分化 6 汉出土画像砖介绍及分别 7 不感兴趣
4.4。冯汉骥先生早年图书馆专业毕业,就职于厦门大学图书馆,与鲁迅友善。三十年代赴哈佛、后转入宾大学习人类学,获得博士后回国任教于川大,长期从事西南各地考古工作与历史研究,1942-43主持王建墓发掘,此为我国首座帝王陵墓发掘,苏立文当时也参与其中。本书收录文章均见于当时各主要专业期刊学报。🐌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