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老读三国的封面

老读三国

李庆西

出版时间

2016-11-01

ISBN

9787108056023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以其波澜壮阔的战争、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老读三国》以独特的视角,带领我们走进这个时期,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作者简介
李庆西,1982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中文系,自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曾担任杭州造纸厂干部、浙江文艺出版社编辑、中国作家协会浙江分会书记处书记等职务。他的作品涵盖了评论、小说等多种体裁,著有《文学的当代性》《人间书话》等评论集,以及《人间笔记》等系列小说,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深受读者喜爱。
推荐理由
《老读三国》基于《三国演义》各章节内容,深入剖析了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事件及其背后的政治、文化背景。本书不仅详尽地介绍了《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还对历史与文学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深入探讨,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既能领略到历史的真实,又能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对于对三国历史、文学或中国古代文化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值得一看的佳作。
适合哪些人读
对三国历史、文学感兴趣的读者
想要了解中国古代政治、文化背景的读者
对人物传记、历史小说感兴趣的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自序
十常侍乱政
“捉放曹”及其他
白门楼记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很有意思,作者出入于虚实之间,说说演义,谈谈事实,到底却是一个老读者自己时而看破,时而偏激的见解。老不读三国实乃至言,百花缭乱的英杰剧(才不是光荣的广告)的夹缝里满是心术和苍凉。
以考证之皮、写人心之乱、隐刺世之指摘,李庆西老师的文笔可谓老而弥坚。
老来眼光自然毒,个人阅历,读书的积累,在李庆西眼中三国不只历史,也非小说,更像一幕大剧。各色人物逐一登场,深揭人心。书的后半部分有参杂其他著作,就不是老读三国而是老谈读书了。
时时不忘指摘陈寿有倾向性,作者的主观意识更可怕。指摘完了,作者也给不出合理可靠的论证。许多问题,前人大家都有论述,作者似乎完全不了解、不参考。
几篇重量级的如《官渡疑云》《司马氏与淮南三叛》都没有收进去啊
改变了我对水浒传的看法
《老读三国》一书是李庆西对中国古典小说的阅读心得,集中在《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儒林外史》上。这些文章大多发表在《读书》杂志上,所以就成了新版《读书文丛》的一种,内容和文字还是比较清新可读的。其方法是从古典小说某一人物或事件入手,比照不同历史书籍上的记载,读出其中的差别,也读出其中微妙的地方。历史可以理解为一个民族的共同记忆,经典的古典演义小说在叙史和深入人心的意义上,其影响更甚于正统史书,《三国演义》的影响远大于《三国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老读三国》是用现代人的眼光,结合史书、小说等材料,对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做了一个解读。我对于《三国演义》有特别的爱好,可能源于小时候看连坏画造成的英雄崇拜情节,后来看了好几遍《三国演义》的小说和电视剧,对于情节可谓烂熟于心,读来很是亲切。
水浒讲的不错
整体不错的。豆瓣的一些sb短评总让我一遍遍想起戴锦华那句:“为什么要在世界面前暴露自己的无知呢?”,人当然都有无知的时候,但欣欣然暴露出来真是让人想啐唾沫,但凡认真看过一遍,感受不到史料处理和讨论维度提升的细节,至少能感受到写作风格的流畅雅致吧?虽然切不可做严肃读物,某些地方社会理论的引入也有不妥(水浒那篇引入福柯,多有不通),但拿来消磨时间是极为合适的,绝不是如某些人评论的那样不堪。
陆灏说写得很好,读下来感觉并没有那么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