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斐多的封面

斐多

(古希腊) 柏拉图

出版时间

2015-04-01

ISBN

9787108051691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斐多》中,苏格拉底在面临死亡的时刻,与朋友们展开了一场关于生命本质和人生价值的深刻对话。这种对于生死的哲学思考,不仅让我们反思生命的意义,也让我们对哲学有了更深的认识。本书通过生动的对话形式,将抽象的哲学概念具体化,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作者简介
杨绛,原名杨季康,是江苏无锡人,著名作家、翻译家和学者。她毕业于东吴大学,并在清华大学研究生院肄业。1935年与钱锺书结婚后,一同赴英国、法国留学。回国后,曾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她的主要作品包括剧本《称心如意》和《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以及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杂忆与杂写》、《我们仨》和《走在人生边上——自问自答》等。此外,她还翻译了《堂吉诃德》、《吉尔布拉斯》、《小癞子》和《斐多》等作品。
推荐理由
《斐多》作为柏拉图的重要著作,通过苏格拉底与朋友们的对话,深刻探讨了生死、道德和智慧等哲学问题。这本书不仅展现了苏格拉底的思想,还反映了古希腊哲学的核心观念。通过阅读《斐多》,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哲学家的思考方式,以及他们对人生意义的探索。此外,书中对于灵魂不朽、道德和智慧等概念的阐述,对于现代读者仍有深刻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适合哪些人读
对哲学、古希腊文化感兴趣的读者
想要探索生命意义、道德观念的思考者
寻求心灵启迪、精神成长的个人
以及任何对人生哲学问题感兴趣的读者。
目录
杨绛先生译柏拉图《斐多》序言 [德]莫芝宜佳
译者前言
斐多
译后记
用户评论
翻译确实很好,虽然内容无感,大概我真不是个学哲学的料,浮躁得不可理喻了吧。全书很喜欢两点,一是哲学就是死亡的预演,我想日常思考也能增进人的通达和勇气,通则无痛,看破也就无畏,内心有方向,死生又何惧;二是出于个人情感,共鸣颇深:克制深埋更强烈的欲望,读时一笑,内心很复杂。
死亡公开课的一元论教授列出五点质疑《斐多》,虽然并非百分百令人信服,但足以表明此篇逻辑存许多漏洞,自然也是如此,关于灵魂存在及其不朽的证明怎么可能完美。此易懂小册朴素而真诚地阐述与引发思考,又可以从其中一窥向死而生、不惧论证的态度,反而让人想起“爱智慧”的原意。
苏格拉底临死前的学徒对话集 挺有意思
感受1:哲学家都是疯子!感受2:这就是佛理呀!感受3:哈哈哈哈哈不要脸!感受4:过瘾!
似乎解开了我对生死的一些疑问,当我对人生有一些探寻的时候,读到了这本书。不早不晚。我相信,它是一本需要时常拿起,读一读的书。
某些方面,人类2000多年来也没有进步。
不过柏拉图没在,我想他是病了
灵魂不朽。
死之前还是这般侃侃而谈自己的所思所想
为信仰而死,灵魂不灭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