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燕国八百年的封面

燕国八百年

彭华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18-06-30

ISBN

9787101131796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古代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燕国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历史进程却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本书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丰富的史料,带领我们穿越时空,感受燕国的兴衰历程,揭示其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独特地位。
作者简介
彭华,号印川,诞生于四川丹棱,是享有盛誉的学者。他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并获得博士学位,目前在四川大学任职教授。他的学术影响力广泛,是贵阳孔学堂的签约入驻学者,并在中国先秦史学会担任理事。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四川大学的‘中国语言文学与中华文化全球传播’学科群项目。彭华博士的研究领域深厚且多元,已出版《燕国史稿》和《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等专著,对学术界贡献卓越。同时,他也是《王国维儒学论集》的编者,进一步证明了他在学术研究上的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
推荐理由
《燕国八百年》是一部基于作者多年研究的著作,它详细梳理了燕国的历史,深入探讨了其经济、政治、民族、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特征与变化,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燕国历史图景。本书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古代中国历史的认识,还提供了研究古代中国国家化模式的新视角,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阅读价值。
适合哪些人读
对古代中国历史感兴趣的读者
关注国家化进程与模式研究的学者
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制度传统感兴趣的读者
以及希望了解中国古代地域文化和历史变迁的广大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第一章 燕地的自然环境
一、地形和气候
二、岩石和泥土
三、动物和植物
四、矿产资源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燕国留下的几大谜团就足教让后世学者棘手的了,翻开《史记·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第四》,自召公奭、燕侯克、燕侯旨以降,除成公载、燕王哙、昭王职与燕王喜之名是得以确定之外,其余历代国君或没有名字传世、或表示名字存疑。鲁、宋、越、郑、卫诸国虽撑到战国时期,却先燕国一步灭亡,最终没成为七雄之一,但其历代君主之名相对完整的保留了下来。据《竹书纪年》所载,公子职与太子平应为二人,太子平死于战乱,不可能是后来即位的燕昭王。按年份推算,燕国该有两位都叫剧辛的将领,而不是一位。综合前人与近年的研究成果,抛开缺乏插图以及部分内容重复这些毛病,仍不失为一部治学态度严谨的专著,也方便随时索引查阅。
挺全,但感觉也就比较范范。另,配图就好了
结合大量考古资料,近二十年大陆地区的燕国相关研究收集很全,值此一本先秦时代燕国,或者说是东北研究所有的资料参考尽皆如此。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路数,兼有文字、考古的功底,老题目做出新花样,彭华老师功底斐然,让人佩服景仰。
有点水
史料详实,内容全面,算得上一本好书。读完很有收获。
本书有一个似乎通俗的名字,但并不很生动(毕竟文献记载较少),关键是没有图,地图、文物照片、示意图(只有文末有两张世系表)都没有,如果不是专门的研究者,可能会觉得很枯燥。 对于燕国,我原先一点都不了解,只知道召公奭封燕、齐桓公北伐救燕、《孟子》“子之不得受燕于子哙”、燕昭王时苏秦反间与乐毅伐齐、陶渊明的《咏荆轲》等,不过好像燕国史最浓重的部分也正是这些。最后,对西汉影响很深的“五德终始说”的发明者邹衍,其在燕地的弟子们大都抛弃了借以“显于诸侯”的“阴阳主运”,而专事于“方仙道”……颇有意味。
还是可以入手的。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