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二十一世纪的儒学的封面

二十一世纪的儒学

杜维明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14-08-01

ISBN

9787101100624

评分

★★★★★
书籍介绍

杜维明先生新作,解读二十一世纪儒家精神的内核,倡导对话新文明

本稿为著名学者杜维明先生多年儒学研究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对21世纪的儒学的展望,来回答何为人、人的生存的意义的问题。内容包括如何认识儒学、儒学的现代困境和自我转化、儒学第三期与21世纪儒学、21世纪儒学的五个问题等,认为21世纪儒学可为人类文明提供精神资源,并能创见性地回应西方文化的冲击。

1.新儒家代表人物杜维明的最新力作。

作者是知名学者,享誉海内外。本书在反思儒学现代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二十一世纪儒学的使命,对二十一世纪儒学面临的五大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期待新儒学在二十一世纪为人们安身立命发挥更大作用。

2. 本书已出英文、日文版,广获国际好评。

中文版在英、日文版的基础上,根据多位学者的意见,进行了修订、完善。

3. 本书副篇收有与正文内容紧密相关的多篇最新演讲稿,可读性强。

无论是对专业研究者来说,还是普通读者来说,这本书都是一册对了解儒学发展历程及其发展前景颇有助益的优秀读本。

杜维明,知名学者,现代新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当代研究和传播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家。哈佛大学亚洲中心资深研究员,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巴黎国际哲学学会名誉院士(代表中国)。杜维明先生把自己看作一个五四精神的继承者,将儒家文化置于世界思潮的背景中来进行研究, 直接关切如何使传统文化与中国的现代化问题接轨。他运用跨学科研究的方法,阐发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和儒家第三期发展的前景问题,勾画了当代新儒学理论的基本构架,在国际上产生了相当广泛的影响。

目录
言:精神性人文主义初探
主篇
第一章如何认识儒学
一儒学是跨时代的
二儒学是跨文化的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干货太少,尚有情怀。
太浅了。杜维明一直这么浅?真心觉得杜维明成为儒家代表纯为时代使然。这么努力,辛苦他了
杜维明先生关于新时代背景下儒学发展的讲稿和演讲实录合集,文笔流畅,表述浅显,是一本很好的面向大众传播儒学最新发展与走向的通俗性学术著作。作为在美国接受系统的中国研究训练、又广泛深入了解新儒学发展脉络的学者,杜维明在本书当中,将儒学置于新世纪人类发展所共同面临的困境与世界几大文明的出路和未来的终极关怀视角进行考量,注重儒学与世界上其他主要文明之间的对话,与现代社会价值理念之间的对话,同时侧重于挖掘儒学中的生活哲学、人格伦理与人生观之于当代社会的独特价值。这些富于思想性、实践性与科普意味的内容,都非常值得仔细回味与深思。
副篇太一般,其余可。
正面阐述了杜维明提出的若干核心命题。要言不烦。
杜维明从个人、社群、自然与天道四个维度来理解儒学,所以认为儒学涉及个体的圆融、社会伦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宗教性或精神性,缺乏某个维度,对儒学的理解就不完整。
Only the communication rationality merges the gap between the spiritual and secular humanism.
以文化儒学的方式参与到当今世界的秩序求索中,重新界定儒学第三期发展的任务,体现了国际性和时代性,但也削弱了儒学较多的面向。 当然确实以儒学能应对各种挑战,不知其能否处理内卷问题(bushi)。
干货虽少,字字珠玑。但是今天的现实似乎正在成为文明冲突论的注脚,中国人和儒家精神也脱节的不像话,倒是和韦伯的工具理性经济人越来越像了。。。杜先生期望的多元、对话的大同世界何时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