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介绍
在人类思想史上,马克思主义以其深刻的历史唯物主义和批判理论,重塑了我们对社会、经济和历史的理解。然而,马克思主义的丰富性与复杂性远超经典文本的范畴,其理论内核与当代社会的互动仍在不断演化。为了系统梳理这一思想体系的脉络,800余位学者历时多年编纂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考证大辞典(第3卷)》应运而生。这部跨学科、国际化的巨著不仅收录了1500多个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关键概念,更涵盖哲学、文学、史学等多个领域,成为学界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边界的重要指南。
从哲学中的“统一概念”到“历史的终结与后历史”,从德国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到“脱嵌与外在强制”的社会机制,本书以严谨的考证和批判视角,揭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语境下的新意涵。无论是文化社会学中的“体验消费”,还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经验研究的结合,亦或是欧洲共产主义与资本扩张的复杂互动,本书都提供了多维度的解读框架。通过这些深入探讨,读者将得以超越传统框架,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生命力及其对未来的启示。
对于所有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研究和社会变革的读者而言,这部辞典不仅是知识的宝库,更是激发思考、推动批判性对话的桥梁。它将引领我们穿越思想的迷雾,直抵马克思主义最核心的议题,并为我们理解当下、塑造未来提供不可或缺的智慧。
作者简介
沃尔夫冈•弗里茨•豪格(Wolfgang Fritz Haug),1936年生于德国,是柏林自由大学的哲学系教授,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考证辞典》的主编。他曾担任柏林批判理论研究所所长及Argument出版社社长,长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和当代德国哲学的研究。豪格在学术界成就显著,其代表作品包括《商品美学批判》、《高科技资本主义》以及《怎么读〈资本论〉?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的哲学与认识论》等,这些著作均体现了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理解和批判性思考。
推荐理由
《马克思主义历史考证大辞典(第3卷)》是一部极具价值的学术工具书,由800余位学者历时长久编纂而成,规模宏大且内容丰富。辞典不仅收录了1500多个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关键概念,还跨涉哲学、文学、史学等多个学科,体现了国际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进展。其跨学科性、国际性和批判性使其成为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权威参考,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此外,辞典对哲学中统一概念、历史终结等问题的探讨,以及对社会现象如体验消费、记忆工作的分析,都展现了其深刻的学术洞察力。对于学术界和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读者来说,这部辞典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适合哪些人读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理论概念感兴趣的研究者和学者
关注跨学科研究的学术和知识分子
对历史和哲学有深入研究的读者
从事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教学的教授和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