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瑜伽经的封面

瑜伽经

[古印度] 钵颠阇利

出版时间

2016-07-31

ISBN

9787100123549

评分

★★★★★

标签

哲学

书籍介绍
在繁忙的现代社会,人们渴望寻求一种能够带来内心平静与自我超越的修行方式。瑜伽,作为一种古老的修行哲学,能够帮助我们净化心灵、调节身心,实现身心的和谐统一。《瑜伽经》作为瑜伽修行的理论总结,为我们揭示了瑜伽修行的核心要义和实践方法,为我们指明了通往内心平静与自我实现的路径。
作者简介
钵颠阇利是瑜伽派的创始人,著有瑜伽派的根本经典《瑜伽经》。黄宝生先生是他的亲传弟子,曾任社科院外文所所长,精通梵文,翻译了《薄伽梵歌》、《奥义书》等印度经典著作,为我国研究印度哲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推荐理由
《瑜伽经》是一部深入探讨瑜伽修行理论和实践的经典著作,它不仅详细阐述了瑜伽八支的内容和实践方法,还涉及数论哲学、佛教等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全面了解瑜伽哲学和修行路径的视角。书中不仅揭示了瑜伽修行对心灵平静的促进作用,还强调了消除无知、认识自我、实现解脱的重要性。对于那些对瑜伽哲学、印度哲学或心灵修行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一本启迪智慧、指引人生方向的佳作。
适合哪些人读
对瑜伽哲学、印度哲学或心灵修行感兴趣的读者
寻求身心和谐、心灵平静的人群
希望深入了解瑜伽修行理论和实践的个人
希望通过瑜伽实现自我超越、内心觉醒的修行者。
书籍脑图
用户评论
晦涩难懂,瑜伽不仅仅是体式的修炼,还有心的修炼,靠着微信读书的阅读功能读完
译得好。没想到会这么深,第三章后半部有点扯。
😳😳😳真的不是在练瑜伽。瑜伽只是修行方法,目的还是为了入定后的大智慧。突然发现荣格的征兆和原型其实和前世、业果、熏习的内容很像。。。
好像没怎么提性爱姿势,瑜伽修行与数论,数论认为世界有原人和原初物质两种永恒的存在,原人是不变的、永恒的自我。而原初物质处于未显状态,是不可见的,世界上的一切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都是由原初物质演变而成,而原人是独立于原初物质之外的存在。排除痛苦的原因的途径是认清知觉和原人的区别。原人原本“不变化,不行动,痛苦对他不起作用”。心没有认知原人时,隐藏心中的潜印象和熏习在动性和惰性的作用下,不断活动,与外界对象接触,遭受痛苦,心已经根除无知,认识到真正的自我是原人,也就停止活动,沉入原初物质,同时原人恢复原本的纯洁状态,不变化,不行动,断除与生死轮回的联系,获得解脱。从事瑜伽修行,正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瑜伽入定的主要成就在于控制感官,抑止心以及心中潜印象的活动,消除动性和惰性对知觉本性的障碍,根除无知
Make sense
不一样的启发
有的解释是在难懂
胆战心惊,怕走火入魔。心静是一种修行。(微信阅读)
这本书对于拓宽对印度哲学的认知,是有帮助的。 瑜伽经讲的不是瑜伽运动,更像是一种“入定”的方法,和描述“入定”后的状态。 在看的时候常能回想起在瑜伽和冥想的时候进入安定,轻盈,自在,没有时空,没有界限没有纠缠的一种神秘状态。 书中论述的入定,确实听起来做起来很迷人,从内在入手,不依赖外在,就可以进入书中描述的极乐状态。 但是…我也嗅到了两个危险的地方。 1.如果入定后,无欲无求无拘无束无内无外…那谁还愿意出来?沉浸在那个状态里,可能轻视现世,可能逃避入世。如果用这样的方式偶尔出离是没什么问题的。 2.关于不洁和苦行,以否定肉身这样的目的选择苦行,远没有为了追求轻盈而主动献身,做起来高明。
翻译劝退。与禅修有相通之处。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