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哲学家的密室 上的封面

哲学家的密室 上

笠井洁

出版时间

2022-12-01

ISBN

9787516833278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阅读《哲学家的密室 上》的过程中,读者将跟随主人公深入巴黎的神秘世界,感受推理与哲学的碰撞。从复杂的谋杀案到深刻的哲学思考,本书带领读者踏上了一段充满挑战与惊喜的旅程。
作者简介
笠井洁,日本推理小说作家,1948年生于东京。他早期以笔名“黑木龙思”发表评论,后旅居法国并发表了以战后法国为背景的推理小说《再见,天使》,凭借此作荣获第五届角川小说赏。此后,他创作了矢吹驱系列及其他多部作品,如《夏日启示录》、《蔷薇之女》和《哲学家的密室》等,涵盖私人侦探和吸血鬼题材。
推荐理由
《哲学家的密室 上》通过复杂而引人入胜的案件描述,将推理小说与哲学思考相结合,呈现出紧张刺激的阅读体验。书中不仅揭示了推理小说在当今社会的多元发展,还探讨了战争、哲学、死亡等深刻主题,展现了作者对人性与历史的深刻洞察。这本书不仅为推理小说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的故事素材,也为哲学思考者提供了丰富的思考空间。
适合哪些人读
对推理小说和哲学思考感兴趣的读者
喜爱悬疑故事,同时渴望在阅读中思考人生意义的读者
对战争、哲学、死亡等主题感兴趣的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序章 执迷追忆 ………………………… 001
前篇 诺顿魔剑 ………………………… 043
第一章 午夜急报 ………………………………… 045
第二章 雨中密室 ………………………………… 121
第三章 梦魇塔楼 ………………………………… 181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难以置信描绘两段不可能犯罪(三重密室,密室➕无足迹)➕一段骷髅军往事➕矢吹驱装逼讲述哈尔巴赫的哲学理论。居然水了500页!!!信息量小到看的发困
古典炫学
两个双重密室让我着急去看下部的解密
上篇达索家的三重密室内发现了被害者被杀的尸体,矢吹驱通过现象学本质给出了天谜地解的错误解答(下篇中承认)……相比中篇故事有趣的多,回到二战末期的犹太人集中营,结尾再次发生三重密室杀人案(历史上冯克鲁格元帅于1944年8月便服毒自杀,但是故事中的45年一月他还活着)……整篇水了太多的存在存有哲学论,看的还是有些头大。
还算好读,也不觉得是在硬灌水。只是警察调查果然还是无聊,对案件细节的描写果然也是繁多而无聊。吐槽一些哲学部分。 死是不可能性的可能性(“死后啥都干不了”的装逼且意义不明的表达);人是“被抛筹划性”(又是装逼,说的还是个浅显的道理;自说自话而不用科学标准区分人和动物的理论都是✓8);死亡的特征(这个总结有任何意义吗,经典自说自话);自杀的原因是试图掌控/拥有自己的死(明显脱离现实);对死亡是不安而不是恐惧(什么词义辨析,低级的文字游戏,而且也毫无意义)…… 矢吹驱对密室之死的本质直观和推理小说论真是颇有作者本人的扯淡风范,也太狗屁不通了,我都是当成《虚供》和《匣中》里面的八嘎炫学推理来看的,这么看的话还挺好笑的。
现在和过去各有一个三重密室,集中营的故事比达索家精彩地多,即使是谜面篇也很抓人。前面案子的伪解答里也就驱的靠谱点,对死亡哲学是一知半解。对比之下下册里符合逻辑的推论数量和质量均明显提升。
作者拿写论文的模式来写推理小说,虽然是创新但也考虑下受众以及融合问题啊……不是没人这么干但写这么难看还坚持写还写那么长挺自恋,搞哲学的通病吗?另外翻译很烂,非常影响阅读体验,经常看了后面搞不清前面。女主是个恋爱脑,男主是个sb,凶手更是神经病
一开头就是对新人很不友好的哲学讨论,后面的案件描写和推理都还比较细致,具体评论放下册了。
死亡哲学部分太有意思了,第一个案件真是罗里吧嗦,大概复述了三遍剧情吧,我真的困死,但是突然给你来一段精彩的推理,又瞬间清醒,折磨人。超喜欢第二个案件,威尔纳跟胡登堡关于死亡可能性的对话很精彩,看到后面案件发生才想起这是个推理小说🤣🤣
思考之后还是愿意给出五星,确实哲学部分的讨论不是我这种一般读者能理解的,但涉及到哲学的部分在480页的篇幅里占比只有很小一部分,可谓幸事。上册给出了达索家三重监视+物理密室以及二战集中营发生的双重反锁密室,不仅谜面吸引人,探讨的多种伪解答也是层层递进有理有据。案件扑朔迷离,动机有待发掘,笠井洁的文笔和对集中营的描绘也使得本作相较于大部分推理作品更有文学性,值得阅读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