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羊奶煮羊羔的封面

羊奶煮羊羔

[俄]尤里·波利亚科夫

出版时间

2024-12-01

ISBN

9787542682154

评分

★★★★★
书籍介绍

一个草包如何在一夜之间被包装成文坛明星?

一出文学荒唐剧,尽显社会怪现状

俄罗斯国民级讽刺文学大师、“当代布尔加科夫”的世纪奇书

在失常的世界,幽默是一种反叛

📖

内容简介:

【满纸荒唐言版】

一切都缘于一次穷极无聊的打赌……

在这个人人都可能成为英雄的对立面的时代,身为作家的我,一面失望地相信写什么都没有了意义,一面又渴望写出自己的“首要”作品。

彷徨之际,朋友送来奇效“败德汤”,我在醉酒中打下赌,说自己可以把一个草包打造成大作家。半文盲维捷克误入赌局。一番包装后,我们粉墨进入莫斯科文学圈。一众大小人物尽入彀中,纷纷将此人目为天才。

战战兢兢中,我发现自己已经踏上了同荒诞作战的崎岖小路。必须拿到这不公人生的头皮才罢休!不久,天才的神秘长篇写成的消息传开,人人渴望一睹为快,评论、采访、电视直播相继涌来。一切都看起来如此顺利。谁能料到,电视直播出了大娄子,灾祸几乎已不可避免……而此时,大洋对面的贝克奖评委会抛出了橄榄枝……

在恐惧与战栗、迷醉与清醒之间,这出闹剧将如何收场?

【一把辛酸泪版】

如今,人人都可以成为著名作家,即便是从未写过一行字的人。

这难道不是无稽之谈吗?或者真是这样?

尤里·波利亚科夫的爆笑讽刺小说表明,在这个价值观危机的时代,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尤其是在体制更迭前后的莫斯科,既得利益者会不惜一切代价维护自己的特权。这些特权是什么?一套公寓、一辆汽车、一次出国旅行、出版毕生的作品,顺便说一下,他还可以永久进入作家之家,这里的餐厅远近闻名,几十年来一直供应香槟和伏特加,鱼子酱也从未断过。

这部布尔加科夫式的小说讲述了后苏联知识分子的严重道德危机。然而,面对意想不到的利益联盟,看到一些人是如何因可疑的审美标准升入天堂或坠入地狱深渊时,我们也会在不知不觉中窥见自己。

🌊

编辑推荐:

★ 什么是“羊奶煮羊羔”?

“勿以母羊奶煮它自己的羊羔”语出《圣经》,意即不要做违背人性的残忍之事。

却不见,如今人人都在用羊奶煮羊羔,处处在上演着可悲可笑之事。

★ 俄罗斯国民级讽刺文学大师、“当代布尔加科夫”的世纪奇书。

见证苏联体制解体的波利亚科夫,擅长以夸张的现实主义笔法,

描摹高压统治、崩塌世界中人的心灵变形,以及由此产生的可笑可怕的后果。

他是“怪诞现实主义”创始人,当之无愧的苏联笑话大师。

《羊奶煮羊羔》是作者“最惹众怒也最著名”的作品,

出版至今,在书店是畅销书,进剧院场场爆满,堪称一部“世纪奇书”。

★ 一出荒唐剧,揭露一切“伪文学/文化”,折射时代诸般怪现状。

一个草包如何在一夜之间被包装成文坛明星?

苏联改革的前夕,失意作家在半推半就的骗局中,陡然发现了时代的“糊弄学”密码:

一个传奇的出身+一副概念化的行头+一套规定的台词,就能造就一个吃香喝辣的明星?!

在这个一切都错了位的世界,这就是飞黄腾达的荒诞机制吗?

“既然你们能把我这个傻瓜捧成大作家,难道就不能把我推上总统宝座吗?!”

★ 讽刺拉满,火力全开,在含泪的笑骂中讽喻现世。

“现实生活太活跃,太多变,太富刺激性,作家的笔会情不自禁地滑向讽刺。”

巧妙设定,意外结局,作者恰当使用颠倒时空、夸张变形、黑色幽默、潜意识等手法,

骂遍几乎所有作家,却好评如潮。毕竟,我们身边充斥着这样的荒唐。

无论您是否身处“文化圈”,阅读本书,

都将在这面哈哈镜中瞥见自己的影子,在酣畅淋漓的快感中收获回味与思考。

在失常的世界,幽默是一种反叛。

🎙️

媒体&读者评论:

你们对尤里·波利亚科夫得谨慎点,他可是最后一个苏联作家!

—— 俄国作家,谢尔盖·米哈尔科夫

如果现在还有俄罗斯的人民作家之说,那么这个作家就是尤里·波利亚科夫……如果有人问我,在我们俄罗斯中学,学生需要阅读的是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还是尤里·波利亚科夫的作品,那我会毫不犹豫地把第一的桂冠送给尤里·波利亚科夫。

—— 圣彼得堡俄罗斯文学研究所“普希金之家”前所长,Н.Н.斯卡托夫

(波利亚科夫的作品)为20世纪末俄罗斯文学复杂的思想、艺术和道德探索提供了一个深刻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展示了我们社会的现状以及当代俄罗斯的历史之路……波利亚科夫不仅是一个可读性很强的作家,还是一个经得起反复阅读的作家。

—— 2001年俄罗斯青年近卫军出版社《尤里·波利亚科夫作品全集》前言

尤里·波利亚科夫是当代俄罗斯最受欢迎的、最悦读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社会现象。

——《商业家》

最优秀的作家应当醉心于经典的表达形式,运用明白易懂的词语,选取吸引人的主题。尤里·波利亚科夫恰好因此受人喜爱。

——《共青团真理报》

尤里·波利亚科夫属于为数不多善于描绘出十几年来我们的生活图景,创造出带有所谓怪诞手法的讽喻现实主义的画面。

——《莫斯科共青团员》

波利亚科夫以讽刺口吻,述说俄国知识分子的生活与内心世界。

——《结论杂志》

用户评论
归根结底还是得买房,得早买
前十年,特别喜欢在豆瓣、天涯、贴吧看苏联笑话和苏联的笑话。一则见的讽刺,二则见的投射。后来这些笑话就好像渐渐蒸发,看的人和看懂的人也仿佛被一个个流放到了古拉格。 常人常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对俄罗斯这个国家却不太适合。他们的果戈里、契诃夫、谢德林,他们的托翁和陀翁无一不在书写着一个标准的故事:疯癫。 波利亚科夫继承了衣钵,又多了几多镰刀和锤子的幽默。
一个忧伤的恶作剧。严肃的老不正经。其实,我梦想过的最佳文学创作,就是只有题目的空白。而热热闹闹的世界,只是反衬。巧言令色,通往虚无之路。对啊,我也需要喝一杯败德汤,避免萎靡不振,要让自己的想象力重整旗鼓。
休憩152nd,比《十二把椅子》略逊,但也算是非常不错的俄罗斯讽刺文学了。失落的俄罗斯作品中出现的心情,思绪,行为与意向高频度越来越高,讽刺的内核也大同小异起来。读此书时我突然意识到,色情与情色这些往往被目为不小冒犯的手法,其实是所有叛逆中最温和,性价比最高的,是所有逆主流言论中最安全,最妥当的,你永远不必害怕因为写了此书或者废都而被流放古拉格,或者微博小红薯被女拳冲掉什么的,此书类似的叛逆与冒犯集中于此方向,而讽刺的点属远古熟悉主题,在这样的条件下,来了一出热热闹闹的滑稽剧。需要注意的是,此书与九十年代贾平凹梁晓声等人作品极为类似,相近度远在一众苏俄巨擘之上,这说明了啥子呢
写到极致的讽刺文学,就像一场又一场不间断的狂欢。苏联的文学制度不仅扭曲了其国内作家的心理和行为,这种扭曲力还会外溢,使得不著一字的空白稿获得国际大奖,到达荒诞的顶点。只不过,讽刺文学固然长于对现象的揭示,但弱于往更深层次的探索,它几乎就被束缚在现象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