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介绍
在历史的长河中,善与恶的界限并非泾渭分明,而是如影随形,交织于文明的每一次演进与碰撞之中。本书以东亚地区的文化、政治与社会为镜,深入探讨“善”与“恶”的复杂面貌及其历史发明。从儒教主义教育的传承到册封体制的演变,从魏晋南北朝的贵族政治到唐代军事制度的兴衰,我们看见的是文明如何通过制度、思想与权力相互塑造,善与恶也在此过程中被不断定义与重估。
本书聚焦东亚世界的历史共相与个性,揭示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如何以中华文明为媒介,形成独特的文化认同与权力结构。无论是新羅人在长安的求学传教,还是日本明治维新后的“脱亚入欧”,都展现了文明交流中的融合与冲突。善与恶并非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历史实践——是教育中的修身养性,是政治中的权力博弈,是文化中的相互影响。通过梳理这些历史脉络,我们不仅能够理解东亚世界的形成,更能反思人类文明中永恒的道德困境与选择。
翻开本书,让我们一同走进历史的迷宫,探寻善与恶的发明之路,见证文明如何在黑暗与光明中交织前行。
推荐理由
《善与恶的发明》是一部深入探讨东亚文化圈历史与政治结构的学术著作,其价值在于揭示了东亚地区在长期互动中形成的独特文化共相与制度传承。书中通过分析儒教主义教育体系、册封制度、贵族政治及军事制度的演变,展现了东亚各国如何在中国文化影响下构建自身的政治与教育体系,并保持一定的文化独立性。作者以详实的史料和跨学科视角,探讨了从魏晋南北朝到唐代东亚世界的形成过程,以及新罗等周边国家如何融入并影响这一文化圈。这本书不仅为理解东亚地区的文化认同和历史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研究文明交流与融合提供了重要参考,适合对东亚历史、政治和文化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适合哪些人读
对中国古代教育和儒家文化感兴趣的历史学者
研究东亚地区历史和文化关系的学者
对东亚地区政治制度演变感兴趣的学者
关注东亚地区民族互动和融合的历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