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全球史的九炷香的封面

全球史的九炷香

杨斌

出版时间

2025-02-01

ISBN

9787521768008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以几个富有特色的历史主题与文化意象作为线索,串联起世界多地在历史上开启互动的广泛历史。

作者向我们呈现,哪吒所代表的“莲生/莲化”意象并非中国特有,而是埃及经由西亚和印度传到中国的;商周时期中原内地的海贝,也并非从本土的南方沿海地区传来,而是从马尔代夫经印度自西传入我国西北和北方。而元明时代江南官仓中的海贝则大多来自琉球,以此为切口,作者向我们展现了琉球在此时所发挥的连接东亚、东北亚、东南亚乃至南亚的重要枢纽职能。

除此之外,作者还以海底磁山传说、龙涎香贸易为线索,揭示其背后的中国和印度洋(阿拉伯)世界的文化贸易交流史;并揭示了1815年,位于南半球的坦博拉火山大爆发(号称人类文明史上的最大火山爆发),及其引发的极端气候异常,如何对全球,特别是19世纪的古代中国形成意想不到的阻碍力量。

全书内容形散而神聚,以莲印、海贝、龙涎香等微观事物为线索,追溯它们的来源和去向,及其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以此广泛探讨以中国为主要对象的亚洲大陆,与印度洋诸地、太平洋岛屿等地的文化、贸易交流史,最终展现出一部丰富又精致、跨越几个世纪的全球互动史。

用户评论
绪论可以作为全球史研究的阅读指南,多数著作国内都有引进。不过跨学科跨文化还要加上跨语言,太难做到了。观本书各篇文章,不难发现根本问题是史料欠缺,很多问题只能停在推测阶段。如坦博拉对 19 世纪中国产生了何种程度的影响。全球史基于对欧洲中心论反省,不过是否意味着殖民史观得出的结论都是错误的?如第九章讨论复活节岛生态灾难,感觉否定土著生态自杀论也算是一种政治正确?哪吒信仰与古埃及莲信仰的相似性的讨论很有意思,有评论说蹭热度,未必,毕竟文章写作到出版有个过程,总不能说还在蹭19 年的热度。本书核心讨论议题一个是文化交流中的“全球现象,地方特色”,另一部分以印度洋贸易为主(3-7 章),主要观点古中国的海贝来源于马尔代夫,且并非货币。另外葡萄牙占据澳门原与嘉靖寻找龙涎香有关,全球史总能发现些有趣的点
绪论提纲挈领,九篇文章讲述哪吒信仰的传播、海贝与货币、无钉之船、龙涎香、坦博拉气候及其历史影响,等。有些文章与杨斌其他专著有重复,有些虽只作为文章面世,但已颇见功力,有知识且有趣味。比如,以龙涎香与海贝作为考察中国和印度洋贸易的实物证据,由龙涎香切入明代宫廷文化,谈及明朝皇帝对世俗和精神两个世界的追求。比如,由1815年坦博拉火山引起的小冰河气候,谈及道光年间松江三次大水造成的经济和社会衰落,并将其置于相对长的时段来考察,在气候与历史变迁之间建立联系。杨斌追溯了哪吒代表的莲生/莲化概念的由来及其在亚 欧 大 陆的传播与衍变,并且认为莲花形象在中国的普遍且深入与莲印在中国的不表述(稀 少),体现了地方因素对全球化的制约,揭示了全球化在地表达的复杂性。
3.5星 实话讲没有什么新意,讨论莲与龙涎香的还算有趣,但讨论宋代“泉州一号”的就索然无味了,重复考古报告,且作者对部分内容的反驳也不见有力;坦博拉火山的一篇更像是一个好像并不全面的综述,不如直接看李伯重的文章。且出版社把所有图都放在目录后面比用尾注更加反人类……
本书价值最高的是绪论部分对于美国全球史研究的几代学者及其重要成就的系统性梳理。正文九章严格意义上不是全球史,而是9种文化或者名物的物质文化史,第一篇哪吒和第二篇爱莲说都算蹭电影《哪吒》的热点,但是故事本身知识介绍了从埃及到印度,从佛教到道教的文化中均有莲花的纹样与图标,其中一种纹饰的形态流变、类型变化均未提及,某种程度上还不如一些系统性的艺术史著作,跟看巫鸿的作品相比,是有巨大的距离的。第三章第四章是对自己《海贝与贝币》一书精华部分的简要回应,之后谈的环中国海域的古代沉船问题是对自己前些年在澳门研究航海史的回应,最后两篇人鼠之争与坦博拉式前些年环境史研究的热门议题,但是都过时,所以这本书再不出作为划水随笔集都有过时了。杨斌总是被诟病披着全球史壳子的新清史,读此书发现他的全球史功底欠妥。
开分完全不至于这么低的书。绪论对全球史发展的梳理非常具有学术史价值,提到的全球史相关书目前也都在陆续出版,比如刚刚也人出版的麦基恩《忧郁的秩序》,对基础阅读者而言是一份非常棒的书单。全球史在中国的落地和发展一直有大量的争议,核心的问题就在于全球史学者是否有足够的能力以及精力先在多个区域进行深入研究,以及区域史学者对跨文化和跨语言的他者视野的排斥。史料本身的稀缺以及语言的限制,任何一个全球史学者都不可能通晓和获得所有的史料,各领域的学者和读者都可能在全球史研究者那里找到不够充分的地方,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全球史学者的问题意识和跨地域、专业研究的能力和发现,一样值得重视。比如有人苛责杨斌在莲花印在中国的传播研究中视野和细节的把握不如系统性的艺术史著作,就属于这一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