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理性的非理性的封面

理性的非理性

郑毓煌

出版时间

2013-07-31

ISBN

9787504481313

评分

★★★★★

标签

经济

书籍介绍

是什么让苹果的Mac在与微软的PC之争中反败为胜?星巴克咖啡如何风靡全世界?中国联通是怎么制定3G套餐?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为什么会推出“高端经济舱”?淘宝的光棍节网购为什么会那么疯狂?

在本书中,你会发现那些最优秀的企业、那些脱颖而出的品牌,无不把全部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对“人”的了解上。传统经济学认为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但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做出各种令人匪夷所思的“非理性”决策。

这本书把心理学和经济运作规律完美结合,通过讲解10条行为经济学法则,从人的非理性出发,深入剖析潜伏在日常生活中的10大心理陷阱,从而透彻研究市场上人性行为的复杂性及其重要的商业运用。

21世纪是变革的世纪,传统商业的盈利模式、生存模式受到互联网的严重冲击,行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在变化的世界里,永远不变的是人的行为,它们总是被共同的规律所引导着。只有看透人的非理性行为,才能洞悉商业和人性本质!在大变革时代,人们需要再造竞争力。这本书会告诉你,如何用非理性的积极力量,构筑现代商业竞争力!

企业经营者、市场营销人员、广告从业者……甚至你我每一个人,只要身处商业社会,只要面临选择,必须上完这10堂课!这也是每个想要幸福生活、快乐工作的人最期待的书!

郑毓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营销学博士,现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博士项目主任、博士生导师,清华-中欧-哈佛高级经理人课程主讲教授。目前是《营销科学学报》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质检总局全国品牌价值委员会专家委员,曾为多家全球500强企业及国内企业提供营销战略咨询。郑毓煌教授在国内外出版了《写给中国经理人的市场营销学》(Marketing for China's Managers)等专著,并发表了多篇论文。他的研究论文在2009—2012年连续4年获得“中国营销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并在2011年荣获美国营销学会(AMA)《营销研究学报》(JMR)“对营销理论、方法和实践最具影响力和长期贡献的学术论文”William O'Dell 奖的最终提名奖。

苏丹,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传媒学博士,思卓营销科学研究院执行董事。曾任奥美大中国...

(展开全部)

目录
序言 01
第一章
对比效应: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
消费者的决策和选择并不是如传统经济学原理所告诉我们的那样,客观地根据各个产品的价格和质量属性进行独立的判断,而是经常受到决策情境的影响。“对比效应”就是决策受到情境影响的一种现象。
如何让滞销品变得畅销? 003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有点类似《乌合之众》
一看封面和目录以为又要被忽悠了 没想到能把各种效应阐述得那么灵活易懂 顶一个
1. 人们在购物时往往并不能客观评估一件商品本身的性价比,而只是在不同的方案中选择了一个看起来不错的。 2. 在有比较对象的联合评估模式下,人们关心的是评估对象是否比别的参考对象要好。 3. 遇到多个方案的时候,人们倾向于选择折中的方案。
蛮有趣的,坐车时候很快就看完了
虽然概念还是那么些,书中的例子不错
很浅显,但是每条都中
想去菜市场和卖菜的叔叔阿姨们讲价(锚定效应)哈哈哈~
折中效应, 交易效用,锚定效应,损失规避,沉没成本
放书架半年一直没看
挺有趣的,除了有些例子作者的主观色彩过强,说服力不足(比如苹果和微软之争),但是还是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问题的思路,适合非专业人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