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介绍
在历史的长河中,财政制度始终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它不仅关乎国家的繁荣昌盛,也影响着社会各阶层的利益。通过《中国财政史十六讲》,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财政制度的演变过程,以及它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扮演的角色。
作者简介
刘守刚,1971年生于江苏建湖,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和华东政法学院,分别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和法学博士学位。曾任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后,现于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任教。研究方向为财政史、财政思想史与财政政治学。已出版专著多部,并在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推荐理由
《中国财政史十六讲》深入浅出地解析了中国财政史的发展脉络,从古至今,涵盖了多个历史时期和财政制度。作者不仅详尽地描述了财政制度的具体运作,还深入探讨了财政政策对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这本书对于想要了解中国历史、财政制度和政治经济学的读者来说,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适合哪些人读
对历史、财政学和经济学感兴趣的读者
希望深入了解中国历史和财政制度的学者
从事财政、金融和政府工作的专业人士
对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有深入思考的公众。
目录
第一讲 导论
第二讲 概念与理论
第三讲 从城邦到帝国进程中的财政国家
第四讲 家财型财政在*帝国的成形
第五讲 帝国初兴时期财政理论的反思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