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积极心理学(第2版)的封面

积极心理学(第2版)

刘翔平

出版时间

未知

ISBN

9787300256153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作为国内第一部积极心理学大学教材,主要介绍和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编为积极情绪,主要描述主观幸福感、心理流畅体验以及积极情绪的价值。第二编为逆境中的积极心理,主要介绍乐观、希望和复原力。第三编为积极的自我与人格,包括人类的性格优势与美德、人的潜能和价值、自尊、心理需要、自我认同和内在动机等内容。第四编为积极的关系,包括感恩、宽容、爱等内容。第五编为积极心理学的应用与展望,主要介绍积极心理学在心理治疗、学校、家庭和工作场所的应用,还介绍了积极调适的方法,并对积极心理的不足和未来发展做了评价。

积极心理学教会你如何过一种幸福、丰盛、充满爱和有意义的生活,本书既可以作为高校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普通读者的心灵自助读物。

刘翔平,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研究所所长,北京翔平中小学生心理教育培训学校校长。率先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入我国,撰写国内第一部介绍积极心理学的著作《给自己注入积极基因》(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主编“积极心理学丛书”(10本)(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江苏教育出版社,2014),主编 《当代积极心理学》(中国轻工出版社,2010)。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北京幸福公益基金项目等多项课题。作品曾荣获国际积极心理学会颁发的“积极心理学优秀学术成果奖”。目前主要研究乐观与希望的测量、心理流畅体验、积极关系、性格优势等。

目录
第一章 富裕的时代呼唤积极心理学
第一节 从病态心理学走向积极心理学
第二节 积极的心理学研究什么
第三节 完整的人的形象
第四节 积极心理品质是人自身固有的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对PP我而言很矛盾, 一方面研究风格的转向是必要的, 在万物皆可解构的虚无大环境下, 确实需要积极心理学重构起一些地基. 在研究方面, SWB算是给出了一个操作性定义, 但是那么多的"维度"依旧没有创造出"框架", 现在PP的发展可以说实务很先进, 框架还没跟上(是好事也是坏事). 本书中每个要素的解释都非常标准, 很容易读, 但确实没有解决我对PP框架性结构的问题. 要说好处, 这本书偶尔会提及生理机制, 这是很不容易的. 不过晚上读了点JPP的文章, 感觉怎么往玄学去了呢, 不能因为有个感恩有个信念就全搞玄学啊. 这种低垂的果实没有干预的操作意义啊.
看到作者做了那么的引用 我却一点也读不下去就不想说话(下学期要选一门音乐课心理课才好)
学学世界观 不学方法论
吕肯特勒根双生子实验表明基因对于幸福快乐有非常大的影响,但是他们在新书中改变了看法,“努力获得幸福”,本书提到百分之五十的幸福由基因决定落入决定论的桎梏,实在是让我意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