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终极之典的封面

终极之典

吴丽娱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12-12-01

ISBN

9787101090512

评分

★★★★★
书籍介绍

丧葬仪式或被当作是人生结束之际的告别典礼,丧服和丧葬礼制体现人际关系和某些人生观的根本理念,可以认为是构建中国古代社会的基础之一,此项研究的意义早已超过了其本身,而与国家政治、社会习俗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书在前人研究和已复原唐朝《丧葬令》基础上,对丧葬礼制本身展开探讨。考虑到唐朝社会以皇帝和官僚为中心的特点,全书以讨论皇帝和官僚丧礼为主而更多围绕中晚唐制度进行,并力求对制度的渊源和发展脉络进行追踪。上编为皇帝(附后、太子)葬礼制度或言《国恤》的沿革以及丧葬礼的举办,分为上、下两个单元;下编一是丧葬礼令关系、与官员丧葬法式的探讨,二是官员葬礼和相关待遇的专题研究,分为上、中、下三个单元,内容所及主要是与《天圣令》和唐令有关的一些发现。

吴丽娱,1982年入北京大学历史系,从王永兴先生研习中国古代史隋唐五代史专业,1984年底研究生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从事隋唐五代史和敦煌学研究。1994年任副研究员,2002年任研究员。1998年任中国唐史学会理事,2006年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

目录
导言 丧葬礼制研究述论
上编上 关于唐宋皇帝丧葬礼的考察
第一章 从《国恤》到《大唐元陵仪注》
一、《贞观礼》之《国恤》与南北礼仪关系
二、“国恤”的再造与《大唐元陵仪注》的仪礼来源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读的很艰难,礼制太抽象了
经典作品。
读的过程很漫长,但读后收获却极丰富!
以唐室君臣的喪禮、葬禮為中心的關於禮儀制度的研究。制度史研究的天花板,大概就是可以直接作為古人的handbook吧。
很好的书,学习
博而寡要,迂而无用。 作者的考证水平一流,解释能力堪忧,九百页的书,翻来覆去就是皇权独尊、官僚化、士族门阀衰退这几个大而无当的解释框架,之所以使用这种庞大的解释,大概是因为作者对于这几个大框架也缺少细节了解,讨论赠官的职能官化时结合唐宋官制背景,对阎步克和邓小南的理解都不到位。可以说是传统礼制史研究的高峰,但同时也是绝佳的反面教材,新一代的礼制史一定不能再写成这个德行。
理解唐代葬俗绕都不绕过去的名作。
中古礼学的浩瀚巨著,凶礼研究的巅峰力作。两个多月的苦读过程中,本人也深度经历了一位亲友的身后事。面对我们这个时代的仪式冲突,惶惑于他人身后的功过是非,每每会有代入感穿行于现实与书中。
只读了上册。第一章考察唐国恤的礼仪来源,以牛弘(凶门、就庐问题)串联起南、北、隋、唐的礼仪;元陵仪注和集礼的来源又涉及当时的政治史和思想史。第二章考察实际举办情况,“一些问题”都是结合详细考证和大问题的典范(如二次即位、吉凶转换、二重丧制及其中的宗教因素和公私问题),臣民共同见证还蛮有实感的,皇(太)后和太子部分主要用来说明唐宋皇帝权力集中程度之变。第三章收获不大 也可能是读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