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异域故土,文野穿梭的封面

异域故土,文野穿梭

陈波

出版时间

2020-12-01

ISBN

9787100190879

评分

★★★★★
书籍介绍

作者记录了自己自2007年至2008年在尼泊尔从事域外人类学田野研究九个月的经历,以及之后经历的与尼泊尔有关的诸事。全书除大量图片外,约22万字,图片随文配附。全书文字分为十一章,介绍了作者研究的起始、途中的各种坎坷经历、实地研究中的跨文化文明见闻,特别是当地的文明的等级制度,跨域的历史关联、当地的婚姻风俗等,最后基于尼泊尔人类学史,落笔于对域外人类学的反思。全书力图在随笔中,呈现中国人类学的他者视角和学科的视角。 本书的文字和内容既贯穿人类学的视角和问题意识,但其见闻性和知识性同样也适合大众读者。

作者陈波,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藏学研究所和人类学研究所教授。出版专著《山水之间:尼泊尔洛域民族志》(2010)、《生活在香巴拉:对西藏五十年间一个文明村落的实地研究》(2009)、《李安宅与华西学派人类学》(2011)等。

用户评论
写得挺乱的
题材独特,但思考没有更深入
看了一段某公众号的“推荐”,不是酒就是装,也是很能折腾很能混的人。拿尼泊尔来说,作者恐怕语言都成问题吧,而且尼泊尔有多少族群你知道吗?国外的尼泊尔人类学优秀成果你了解多少?还就干出田野笔记来了。
有幸遇见陈老师。
最精彩的是后半部分对洛域婚姻制度、藏文化圈和印度教文化在藏文化圈边缘的较量的解释,最无聊的部分是序言后到进入田野前的啰里八嗦,都差点弃书了。
一些叙述和观点看得我瞠目结舌,好吧,收起我的刻薄话,就不打分了
很喜欢爱分享自己做学术的思路和感想(以及各种八卦)的学者,跟现在很多爱藏着掖着不愿意分享自己研究思路的人形成鲜明对比,
田野笔记前半段在讲述作者为做这个调查的做的努力,后半段主要讲尼泊尔相关调查的内容。个人感觉读起来非常像作者本人在为你口述这段过程。想看调查的内容可以从第七章直接开始看。最后升华到关于本土视角的人类学以及人类学的想象力。读完后会有余味在脑海飘荡。我个人感觉还是不错的。
整本书的学术八卦和考察经验